醫科增收育人才 治病研究同兼顧
19/01/2024
香港人口愈趨老化,醫療需求與日俱增,兩家醫學院不約而同表示,有力逐步將每年收生額再增至400人,勢可紓緩公營醫療體系人手荒。
特首於《施政報告》申明要發展醫療創新樞紐,顯見全城今後不僅亟需培訓人才在前線診療救急,還要引領有志者投身後勤創科研發。政府、醫管局和各大院校當須無縫協調,做好人力估算和訓練準備,支持兩大醫學範疇未來並駕齊驅。
學額連年遞升 未敷滿足所需
為應對眼前醫療需要,教資會於2009/10學年起,已連續4個3年資助期增加醫科培訓額。兩大醫學院每年學額亦由原初每年合計250個,增至上學年的590個。
雖然過去10年註冊醫生數目已因而大增約2成至約1.6萬個,但以每千人口計,香港依然僅得2.1個醫生,少過鄰近的新加坡(2.8)和澳洲(4),更遙遙落後龍頭奧地利(5.5)。而且,本地公私醫療擔子嚴重失衡,更令政府普通科街症、專科門診的輪候尤其熬人。
即將卸任中大醫學院院長的陳家亮,以及剛正式執掌港大醫科的劉澤星,先後表示未來3年以及4至5年後,可逐步招收400個或以上學生,看齊環球大型同儕,諸如倫敦國王學院,對「求診難」的市民必然是喜訊。
從港府到學界,過去常指擴展醫學院有實際局限。幸而,劉澤星透露,院方過去一年多已成功從各地增聘35名教授級人員,且有另外15名心儀人才;陳家亮則形容,中大「地大人多」,既有每年搶人才,任內亦訓練出逾20名教授,還有科學園旁的土地可作擴展。
不過,正如陳家亮所言,全港要檢視每年究竟需要栽培多少醫生,做好長遠規劃。上屆政府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曾指出,2030年和2040年將短缺1,610及1,949名醫生,但全城經歷移民潮,疊加政府力推創科,醫生供求已是千差萬別,實際短缺相信有增無減。
適值科大近月亦提出有意成立研究型醫學院,目標每年培訓200人,教資會更須持續與醫管局、醫學會、各院校和生命科技公司商討研究連串問題,包括如何分配資源最能提升教學和科研質素,醫院專科培訓的軟硬件又是否足以應付自如。
初創巨企同增 利促投身研發
中大旨在訓練環球醫學領袖的課程,畢業生過去約有一至兩成選擇於醫療科技深造,拓展醫療機械人、分析細胞和癌症生物標記等。
隨著愈來愈多醫藥巨擘如阿斯利康在港札根,脫自院校研究的科企也茁壯成長,如城大的Prenetics,相信醫學院精英、以至公私營資深醫生,願意投身科研發展的比例會愈來愈高。
疫下以新冠檢測包打響名堂的港企相達生物科技指出,有別外地,本港醫生一直主力照顧病人,但他們了解病患實際需要,其臨床經驗對開發新藥物和治療,其實必不可少。
本港的老齡海嘯即將淹至,要避免拖垮醫療體系,必須培訓出更多前線醫生救急扶危,亦要大量醫療科學家在後方研究,推動產業發展,改善治療水平。背後不僅牽涉醫學院收生和設計,亦關乎生物化學、醫學工程等學科的資源投放,而其他醫療專業和輔助人員,如藥劑師和物理治療師,能否擔起更大診療責任,也得仔細審視。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