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專訪 | 香港篇:憂財赤惟政策忌急煞車,極需新行業增長點
13/01/2025
甲廈空置率25年高、零售連續9個月負增長,再加上政府最新改稱的「千億『以下』」財赤⋯⋯香港經濟到底怎樣才能走出困境?著名經濟學家陶冬博士於系列專訪坦言,非常擔心香港的財政赤字,「畢竟香港有一個聯繫匯率」,但政策如一時之間急煞車,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動盪,未來一段時間,香港要繫好安全帶。
樓市面臨三大周期性逆風
港府誓言開源節流,但人人都知說易行難。陶冬指,短期一些逆周期財政政策是無可避免,這對維持香港的一些行業、一些生意是必需的;從中期來講,香港需要在自己現有的一些優勢行業中間,打出一片新的天下來,同時製造出一些新的增長空間。
那麼,港樓自2021年8月歷史高位累挫28%,「有買貴,沒買錯」的邏輯是否仍成立?他認為,所有的價格都具有周期性,並反映長期趨勢的因素。短期來講,樓市面臨香港經濟結構調整期、聯儲局政策令按揭利率較高、中國經濟本身遇到一些問題等三大周期性逆風。
香港樓價自2021年8月歷史高位累挫28% (Shutterstock)
南金融北科技雙輪驅動
與此同時,港人賴以自豪的金融業遇到一些挑戰,以及過去的一些傳統行業優勢似乎也在削弱,亦有結構性調整的意思,「但結構性調整並不重要,有人走了,還會有新人過來」。他認為,關鍵是香港能不能製造出一個適合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商業環境,這也是香港政府需要做的事。
他感慨道,「撒錢的事誰都會,做一些活動(盛事)之類的也許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製造出一個能夠讓私人企業發展壯大的這麼一個商業空間,有了這個才會聚企業、聚人才、聚財富,最後使得香港經濟更偉大。
對於北部都會區,他認為,這可能需要20、30年的時間才能慢慢建立起來,但如果做出來的話,可能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南部靠金融,北部靠科技」的雙輪驅動模式,將形成巨大的、新的競爭力。
開拓北部都會區,或能帶來一個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Shutterstock)
對未來預期準備需更充分
陶博寄語香港人,要發揮「獅子山精神,捱過這兩三年」,而最最重要的,恐怕還是需要在新的行業裏找出新的增長點來。他提醒,香港的問題,光靠外部因素的話會有點幫助,但是這種幫助來的時間可能比想象的稍微要再長一些,「那麼這使得我們在對未來的一個預期的準備上面,準備得充分一點會更好」。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俞瑾
【你點睇?】內地男星王星被誘騙至泰國後失聯,最終獲救回國,事件會否影響你到泰國旅遊的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