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高地初見效,合理支援利融入
27/08/2024
特區政府致力順應中央,建構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申請赴港人數正與日俱增。不過,新學期在即,外來人才子女在主流中小學插班驟增,似挑起不少前線資源分配和實際教學難題,當局要有整全大計,合理支援初來者在不同範疇融入札根。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出席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會後表示,香港一直是吸引人才的優勢城市,政府努力集聚人才,去年宣布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亦將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據特首社交專頁近日所發短片,有早年長居新西蘭的金融業高層夫婦,也點名全港坐擁五所環球百大院校,令孩子選擇更多。
教育局曾告知立法會,去年首10個月,7項不同人才計劃共逾4.7萬未成年受養人獲准來港。據局方所述,現時單計高才通的相關受養人,已達同一數字。
隨著外派員工因疫情調遷離港,國際學校加碼招收本地中高產子女,令非本地生佔比跌至65%,低政府要求5個百分點。最大辦學團體英基已將高才通子女加入優先面試名單,故要像受訪紐國華裔夫婦把兒女都送進國際學校,應沒甚困難。
主流學制吃香 專位插班待議
不過,要學好兩文三語,減省教育開銷,主流學校或更吃香。一項調查發現,多達8成外來人才想讓子女到資助和直資中小學「插班」。有內地人才子女原在深圳尖頂公立學校就讀,母親認為如來港後不能入讀高排名學校,不如留守原校,影響全家安心在港落地生根。
學界幾乎異口同聲今年外來學生升幅驚人,前所未有。老牌女校九龍真光形容,高才受養人申請多了幾十倍,表格一疊疊計;另一中學由過往全校只會多收幾人,變成中二、三級各增逾20名新生。
雖說全城適齡學童連年遞減,要在優秀學校半途插隊,依然極為艱難,議員尚海龍確認,有高才父母曾因「走後門」封利市受查。
各界對教育局應否因應現況為外來學童增設「專位」,意見不一。有別以往由家長帶子女「叩門」,局方今年據報開始指派學生,有學校自覺不得不收,有校方不願調低門檻,自行填滿學額陽奉陰違。
教育局近月表明,可為合資格入讀公營學校的6至15歲學童提供學位安排支援,肯定有助吸引人才,提升留港誘因,惟多少本地家長從幼稚園一直為子女細意鋪排,一樣無法拿到心儀中學學位。當局要小心平衡拿揑,既不能讓人才家長徬徨無助,卻亦要做好期望管理,頂尖學校競爭激烈,給予校方空間擇優而錄。
防英文成負累 有系統教粵語
內地學童的中文和數學一般勝過同齡本地生,英語水平則難以一概而論,但若再加上東南亞等海外華裔人才子女,能力水平差異定必極大,只怕苦了前線教師,影響整體教學。
從傳媒報道可見,一些內地人才有準備孩子來港後,將因英文稍遜須重讀較低年級,或報讀較差學校,有浪費時間和潛能之虞。教育局宜審視,當前「校本支援計劃津貼」,資源是否足夠讓有需要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及早補底、學曉粵語,加快融入新生活。
事實上,就算海內外人才本身亦要掌握一定粵語,有望避免日常不便,政府值得更有系統地提供相關教學。
儘管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昨天對香港為國家所作貢獻不吝美言,但當下環球人才的爭逐戰愈趨激烈,港府要如願聚集四海精英,相信仍要多花工夫。當港人普遍長期要為子女教育煩惱緊張,對本地體制陌生的其他華裔、亞裔家長,隨時猶有過之。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