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布局補短板,紓人手荒減輪候
25/04/2024
牙痛慘過大病,本港人口老齡化是大趨勢,長遠醫療規劃少不得牙科一環。審計報告卻指,政府牙科街症派籌名額比疫情前減半,有市民要提早7小時排隊輪籌。本港牙醫比其他醫生更為短缺,牙科已成為醫療系統短板。
港府縱未視牙科保健為產業發展,亦必須加強布局和投放資源,方能滿足港人基本需求。行業規例亦有必要與時並進,當局現時提出的修訂,只是重整牙醫系統的一步。
隨著大灣區加快融合,本港還應加緊善用內地牙科資源,改善港人看牙醫難又貴的問題。
審計報告顯示,全港11間政府牙科診所,上年度籌額只有約2萬個,較疫前約4萬個大減一半,然而需求有增無減,派籌率近百分百。病人要花大量時間輪籌,部分診所前一晚10時,排隊人數已佔籌額一半。
港府數字指,全港有2,700多名牙醫,佔全港註冊醫療專業人員2.3%,亦即每1萬人只有約3.7名牙醫。反觀內地、新加坡數字都在4名以上,澳洲、日本分別更達6名和8名。今年衞生署牙醫空缺率亦已達27%。
牙醫嚴重不足 修例可更進取
紓緩牙科人手荒,需要多管齊下。醫衞局昨日在立法會提出修訂《牙醫註冊條例》,草案提供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並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須在公營牙科機構實習一年,都有助增加服務供應。
不過,當局曾經構想的,准許牙齒衞生員獨立進行洗牙服務,並未在今次草案提及。牙齒衞生員進行洗牙已非常普遍,縱然現時規定要求須有牙醫在場監督,有確保服務質量的好意,惟當前牙醫人手嚴重不足,而洗牙作為風險低且需求大的項目,修例是否可以更加進取,值得深入研究。
當局亦需要加強推廣,夥拍非政府機構推出的長者牙科外展服務計劃,提供社會認知和參與度。計劃原定目標每年至少服務4.3萬名長者,惟審計報告稱過去3年均未達標,本年度整體參與率亦只有68%。
參考灣區流程 優化本港規管
除了提供本地牙科服務供應,將短板補全,本港亦應更好運用大灣區牙科資源。
內地牙科服務質素提高,北上看牙已是不少港人的選擇。港府推出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讓長者可到深圳2間牙科診所使用醫療券。措施料於第三季落實,當局屆時應積極收集數據,評估反應和需求,並加強與內地單位洽商協作,研究擴大計劃覆蓋範圍,紓緩本港牙科壓力。
此外,這些內地牙科診所既然通過港府認證,水準達標,他們提供牙科服務的流程,其實也值得本港參考。當局和業界面對本港社會公共利益,需要突破思維、拆牆鬆綁、與時並進去優化規管,滿足市民期望。
牙齒問題常見,並對生活質素影響巨大。港府在《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治未病,就應向牙科投放更多心思和資源,尤其應加強從小教育工作。新一代如更好地保養牙齒,本港牙醫系統將來負擔則可減輕。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