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2018
郊野公園地 只拓0.1%?
就18個土地供應的選項中,智庫「香港願景」倡議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提議讓各發展商自行協商後,向政府提交建議書,這應符社會利益,「急」「重」先行。在這短期選項以外,關於郊野公園的兩個選項,也值得再積極探討一下。
發展郊野公園的兩個選項,分別屬「中長期」及「概念性」,但相信也會比港外填海更快能提供較大面積的土地。與填海一樣,發展郊野公園土地一直被自然保育人士視為「不可逆轉」的方案,但在中長期的選項方面,發展郊野公園的確可提供大面積土地。不過,由「發展郊野公園土地」,至「發展郊野公園部分土地(邊陲地帶)」,最終至「發展郊野公園低生態價值的邊陲地帶」,政府在「發展郊野公園」上,曾表示只撥出0.1%郊野公園面積,興建僅7,500個住宅單位!若此,不如不做。
香港郊野公園土地佔全港近4成(39%)面積,連同其他保育及鄉郊土地,共近6成面積,假如能多撥幾個%的面積出來建屋,對20多萬住在劏房的人口便功德無量。因此,筆者一直傾向長遠發展郊野公園土地,而且更不應只局限於那些生態價值較低的邊陲地帶。
筆者一直建議可在城門水塘附近的針山、草山一帶建屋,這將對自然生態造成較小的影響。顧名思義,針山、草山的植被多是草,少長樹,亦反映了那一帶較乾燥,生物品種相對較少。當地植物以草為主,應是受地理位置影響,其背風坡由於氣流下降(或稱「焚風」),空氣乾燥,故植物相對不太茂盛,故在此建屋,對生態的影響會較少。
選址發展針山、草山一帶,是因它同時鄰近荔景、荃灣一帶,另又可接沙田,日後這新發展區交通接駁其他區份會較為便利。
如果0.1%郊野公園面積可建7,500個單位,1%是7.5萬個,若筆者再發夢,最終有10%的郊野公園土地可用,便有75萬個住宅單位!其餘10多個選項,真可不必再討論,而這次「大辯論」便不需要再為「凝聚社會共識」而有傷感情了。
發展郊野公園極具爭議性,但在住屋與保育之間,社會始終要有所取捨,政府不能一直怯於相關訴訟或司法覆核,而在善用郊野公園土地去建屋事上,繼續無所作為。若日後訴訟被法庭判蝴蝶、蜜蜂、青蛙等一眾生物的生存空間比港人更重要的話,港人惟有認命又或化蝶好了。(「覓地建屋夢」系列三之二)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