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2016
從社會現實 求推動公平
下學年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率創新低,有人批評學校自行收生「世襲」制度不公平。現實中,很多事情和制度可能未如大家心中般理想,但若強求一步到位,過程中不作出任何妥協,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港人追求公平,實在無可厚非,但現實情況存在落差,不代表社會黑暗,相反,我們應該更努力,希望可以改善。
今年參與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童約58,000人,較去年增逾4,000人,而僅約24,000學童可獲心儀學校自行取錄,當中有逾一半是「世襲」學生,即父母兄姊在該校任職或就讀,甚或有其他與學校的關係等。自行分配學位多了人參加,若有與去年相同數量或少了的學童如願,都會令成功率偏低,有人就批評以「世襲」收生的不公平。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點:今年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童應會比去年多,主要是去年因當年沙士效應,適齡學童本來就較少,今年成功率較低,可能正是學童人數根本就多了,而學校沒有相應地多收生的結果,因此,收生「世襲」制未必就是主因。
即使「世襲」學生真的「蠶食」了學位,製造了「不公平」,大家不妨看看以所謂「世襲」制度取錄的部分理據:一、父母兄姊同校,方便照顧子弟;二、家庭成員為校友,傳承傳統,不言而喻;三、相同宗教。其實,人類社會是由不同族群組成,要求同質化(homogeneous),有相同而熟悉的「傳統」或思想、行為的模式,倍覺同聲同氣,更加親切。今時不少學校都有其辦學的宗旨和背景,與家長、學童或其他持份者的意願未必相符,那就要作出平衡,但今天很多學校都是以某個百分比,公開取錄「世襲」學生,其實並不算不公平,而只是為確保了學校或辦學團體某方面的關注。
香港的核心價值是公平公正,杜絕走後門及靠關係等,大部分人當無異議,但現實如何?自隋唐開科取士,以成績選拔人才,其後也有發生世家大族門閥與布衣卿相的黨爭;今天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委任其女婿出任政府要職,筆者想指出的是,古今中外,即使社會強調用人唯才,但實際操作上,可能還是用人唯親,哪怕「親」可能只是源於一些莫名其妙的親疏遠近之別。現在學校有一套既定而公開的收生計分的方法,也總勝於黑箱作業。
身處強調公平的香港,我們絕不鼓勵或主張任何形式的世襲,但古今中外,社會一直有這個情況,要徹底改變它,可能等如要求人要100%沒有私心,請你撫心自問,大部分人可以做到嗎?若我們提出一些違反人類天性的建議,事情成功機會並不大,今時在「世襲」與公平之間可盡量找出平衡,再朝這方向逐步改善,才是面對現實的做法。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