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22
改寫支付方式歷史? 數碼港元是也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Omicron來襲,令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出現相關變異株的確診病例。在Delta 和Omicron 雙重威脅的陰霾久不退散下,全球民眾普遍傾向減少外出或使用無接觸式支付,為電子支付的發展直接提供助力。本文希望以回顧零售支付方式的歷史作為引子,帶出零售型央行數碼貨幣(在香港又名「數碼港元」)正在譜寫零售支付世界的新一頁。
支付方式經多年演化愈趨成熟
最原始的交易方法是買賣雙方以物易物,各取所需,但此方式衍生一系列問題,例如物件不便於攜帶、容易腐爛變質和交易過程繁複等。人們其後開始尋找如布匹和金銀等更具普遍性的替代品作為交易媒介。隨著社會生產力擴大,大眾對於貨幣有更高的標準,要求貨幣更易於攜帶和蘊含更高價值,貨幣開始進入票據時代,其中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是紙幣。紙幣是由國家銀行或政府委託的銀行發行,製作成本低亦易於管理,大大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效率。直至近二十年,電子零售支付開始興起,相較以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面付交易模式,線上支付在短短數秒內就能實現遙距付款,突破許多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數碼港元可為公眾提供一個嶄新的交易渠道
香港現有的電子零售支付方式多由私營機構提供,較傳統的包括信用卡、八達通,也有新興的電子錢包如微信支付、支付寶香港等。由於安裝零售商戶通常需按交易額繳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等,令電子支付難以完全普及。香港金管局(金管局)在2018年推出不設手續費的「轉數快」系統(FPS),為使用電子支付掃除一大關鍵障礙。展望未來,數碼港元為金管局正在研究的項目,目標為包括家庭和企業在內的公眾提供一個結合實物現金和電子支付優勢的交易渠道。數碼港元與現有電子支付方式的主要區別在於:數碼港元由金管局作信用擔保,市民不會因電子零售支付服務提供者倒閉而有損,亦具有可編程 (註1) 的特點,政府可設計具針對性的補助條件,如將補助設定為只可用作消費用途、用畢上一期款項才可接收下一輪補助等。
數碼港元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要加快數碼港元的落實,較有效的方法是公私營合作,特別是與已經具有較高使用覆蓋率的私營電子支付商合作(如八達通),便能在不改變市民支付習慣的情況下推廣數碼港元。此外,探索使用場景亦是推廣數碼港元的重要一步。金管局可考慮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從技術簡單、易於操作的場景開始,如上述的派發政府補貼、交通支付、水電煤賬單支付等。長遠而言,金管局可探索數碼港元在複雜場景的使用, 如認購綠色債券、醫療保險的自動賠付等。數碼港元的可編程功能與智能合約等最新技術應用相結合,不僅能使債劵的利息自動派發,更能最有效地精簡現時的保險賠付流程。
數碼港元結合傳統電子零售支付與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的優勢,無疑會顛覆金融生態系統,值得大家關注。相信在不久將來,香港市民會開始感受到數碼港元為支付和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因為數碼港元正在零售支付世界慢慢掀起一場金融革命!
附註:
1:可以經編程設置特定的使用規則,如使用用途、失效日期等。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