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10:27:16
教育 「不太乖」 擁抱多元的未來教育(陳燕妮)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在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的教育,從小便開始向下一代灌輸成功的方程式。乖乖上課,努力讀書,考好成績,升讀大學,仿佛便是邁向美好人生的途徑。但世界每天在變,科技與人工智能急速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世界知名大學也於網上免費開放課程,隨處也是學習的機會。高度全球化、前所未有的人口老化、種種社會、環境、氣候、政經方面的變遷,有誰能知道下一代將要面對怎樣的世界? 教育該如何走,如何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取決於我們所選擇的價值,以及如何看現在與未來。
生於台灣,從事藝術教育的蘇仰志,開展了一場號稱是最好玩的「不太乖育節」,讓大家重新審視教育與價值,為未來教育滋養更多的可能性。
蘇仰志從小到大學均是念藝術創作,大學畢業後被邀請當教授,大學還願意付錢讓他讀博士學位,條件是要回學校服務十年。年紀輕輕便獲得了教席,理應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發展,但他的內心卻非常掙扎。最後,他沒有選擇跟隨社會主流價值與父母的期待,放棄了教授的職位,先後在上海與台灣創業,開了設計公司與綠色建築公司。在嘗試不同的選擇後,還是希望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用藝術創造價值,結果投身了藝術教育,讓學生透過藝術,培養具有思辨能力的獨立人格,能夠有信心提出自己的觀點。
近年,台灣教育高舉教育創新的旗幟,教育部開展「教育創新行動年」,又推出不同教育創新計劃與法案,如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給予公立學校更多彈性和空間嘗試實驗教育。家長亦可以選擇在家自學的方式教育孩子,政府甚至為高中階段仍在家自學的學生提供學費補助,在家自學學生通過能力鑑定,亦可報考大學。種種的創新,都是希望能形成有創造性的學校體制與多元化的教育選擇。
這樣的空間,可說是過去20年台灣民眾在教育上努力的成果。當開放教育,讓有自己觀點與理念的人均可辦學,這亦是真正挑戰的開始。
眼見大大小小的教育創新,卻沒有整合與分享的平台。蘇仰志在這個時策展「不太乖教育節」,就是要連結更多教育工作者、創業者、夢想家與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從改善教育入手,讓有想法的人可以凝聚力量,彼此交流對教育的看法與教育創新的經驗。藝術工作者與老師也可以是創業家,亦是設計師,看見社會的需要,以不一樣的方式來改變教育。
「不太乖教育節」的信念是要大家「乖乖做自己」,追隨熱情所在,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勇於堅持自己的理念。每個生命都獨特,人人都有不同的出身背景,個性與天賦,教育與主流價值都不是倒模式的提供標準答案。
但「不太乖」並不是要反抗體制。而是希望能鼓勵尊重差異,創造多元。 多元的前提是要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無論大家是什麼角色,也曾經接受教育,亦需要去教育下一代。面向未來,創造空間溝通與對話,擁抱不同的教育,支持多元出路,改變社會看教育的價值觀,人人也有責任。
策劃亞洲第一個創新教育展,除了豐富教育創新內容,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也很重要。第一屆「不太乖教育節」在華山文創區舉行,以Pop up school 快閃學校的概念策展。短短兩日的展覽多達100個參展單位,匯聚了台灣各地教育創新的嘗試,吸引了近25,000位不同年齡背景的人參加。又於網上募集資金,將各種教育創新的經驗,結集成書,送給對教育有影響力的單位。並到了紐約展出,將影響力擴大 。今年,將作出新嘗試,以「雜學校」為主題,預想未來的學校,將打破學科的限制,人人也可以自主學習,多才多藝,讓每人也有機會去體驗各種學習方法,讓展覽延伸成為公民參與的教育創新運動。
回到香港,不少體制內外的有心人也開始透過各種方式,為教育創造更多選擇。教育面對多變的未來,其理念價值、考試評估、科目和學習方法,以至上課時間表和辦學模式,也要多變創新,跳出框框,回應世界發展和每一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好單位」、「教育燃新」、「教育大同」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今年主辦《不一樣教育節》,希望能匯聚跨界有心人,緊貼香港教育現況,思考切合未來需要的教育,共創理想教育藍圖。將於10月 29日下午2時至5時於城市大學舉辦大師講座,邀請到蘇仰志、自然學校海星校長、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徐俊祥校長,就「教育不只一條路,成就每一個小孩」分享他們的看法與經驗,一起探索香港教育的不同可能。
作者為教育燃新執行總監
tracy@ednovators.com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