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4/05/2018

新興市場的歷史輪迴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歷史的輪迴,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古巴、五十年代的阿根廷都曾經歷過繁華富庶的日子,然後敗落了。東南亞小虎、金磚四國(中國除外),也是如此。戰後七十年,世界上出現過四十幾次債務危機,八成以上發生在新興國家,危機往往在某時段集體爆發,觸發點往往是美元走強,危機無一例外與資金外逃有關。

 

  今天,新興市場已經陷入新一輪歷史輪迴中,危機從阿根廷、土耳其,向愈來愈多的國家蔓延。自從上世紀末亞洲/拉美/俄羅斯債務危機之後,新興市場的風水就轉了。債務危機這個詞消失了,當年的違約國漸次得到信用評級升級,重新進入債券市場發債集資。隨著中國的崛起、商品需求的暴漲,新興市場資產成為全球資產配置中的標配,好事者發明了BRIC(金磚四國)以及各種各樣的字母新詞,一度成為熾熱灸手的新投資標的。

 

  新興市場國家中,不少都曾債務纏身,靠甚麼突然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呢?

 

  首先是QE,世界幾大央行共同灌水,澆灌出天量的流動性和荒謬的低資金成本。高負債國舉債融資的成本降了一半,攤分到十年,利息負擔自然大幅下降,財政可持續性便好看了許多。同時,各國央行的購債計劃把低風險債券的收益率都壓到零回報了,基金不得不為著提高表現而攀爬風險曲線,新興市場債券成了QE時代的香餑餑。

 

  其次是中國,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需求的陡升,為商品市場帶來了百年一遇的超級牛市。新興市場國家中大部分都是原材料輸出國,直接在中國的房地產和基礎建設的熱潮中雞犬升天。另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則受惠於中國對機械的渴求和旅遊狂潮,新興市場國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表現好過發達國家,這要歸功於中國需求。

 

  資金的流入,帶來匯率與資產的升值,匯率與資產的升值刺激進一步資金的湧入,融資成本下降,財政可持續性改善,更多的資金流入,形成良性循環,一個很好的投資故事就此而生。除了個別年份,新興市場資產成為QE年代的寵兒。拜QE之賜,新興市場債務超過了3.7萬億美元。

 

  然而,新興市場的痼疾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多數新興市場國家都存在著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和政治不穩定,資金湧入和資金成本下降掩蓋了結構性缺陷,但是問題依然存在。當美國貨幣政策逆轉,美元利率上升時,新興市場國家的利差就不那麼吸引人,資金開始撤離,匯率與資產價格因此下降,融資成本上升,資金加速撤離,惡性循環由此誕生。這時候個別政客往往做出愚蠢的言論或舉動,觸發該國匯率的暴跌。由於新興市場作為一類資產,其價格變化通常具有互動性。本次新興市場危機起於阿根廷的稅務昏招,加速於土耳其政客的奇葩言語,卻波及拉美、東歐和亞洲三大區域。其中既有歷史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在於美元強勢,在於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轉弱,在於新興市場國家未能在黃金窗口期作出必要的結構改革。

 

  得意之時不能居安思危、改革求變,則禍患不遠矣。「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歷史的輪迴而已。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