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7/07/2020

《香港自治法案》對樓市的影響「濕濕碎」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Photo: iStock

  我用「濕濕碎」來形容《香港自治法案》對樓市的影響,當然,我看不起美國佬不可一世的欺凌態度,而事實上,時移勢易,美國甚至西方國家並沒有足夠的能耐改變香港樓市的結構,因為近十年香港的樓市昇平早已不建基於殖民地時代的西方元素,已改變為以中國主導、綜合國際及高度儲藏財富效應為一體,筆者試以數據陳列。

  

  2019年美國在香港的貿易佔比,其貿易總值只是6.2%,進口只是4.8%,港產品出口是7.7%,轉口只是7.6%;及根據工業貿易署2018年數據,內地經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約佔其總出口的8%,貨值為370億美元,而內地經香港進口的美國貨品佔其總進口6%,貨值為100億美元,簡單地說美國貿易對香港重要,但失去了並不致命!受到衝擊遠比香港暴亂或疫情為少!

  

  除此美國近兩年更在香港賺取311億美元和26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香港是少有一個大都市是令美國能夠得到貿易順差的甜頭,「搞香港」的結果可能將令美國失去這珍貴的貿易順差!

  

  又有報導「美國可能會抵制中資或者相關銀行使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商貿系統,切斷中資行對國際銀行的金融連接令香港金融系統會大亂」我看完後捧腹大笑,SWIFT曾幾何時的而且確是一個重要的商貿系統,但隨著時代過去,其重要性是不斷減低的,系統紀錄說人民幣長期只佔全球交易量的不足2%,就知道其實中國根本沒有依賴這個系統,就算是美國盟友歐盟亦已和伊朗建立了另一套系統INSTEX,2019年已經是繞過了所謂的SWIFT!另外還有我們幾年前提出的「C2C」,即是說國家與國家不用美式平台而是直接兌換的現金方式,更有大家都熟悉的網上結帳及區塊鏈技術,特朗普的恐嚇「唔識就嚇死,識就笑死!」

  

  事實上,正如本專欄一貫的觀點,我們認為美國經濟日益千瘡百孔。十多年來一直嚴重忽略的是「美國的虛弱和中國的強大」,公眾體會到的一直也嚴重的失真。

  

  美國,在2002年已經開始出現財政赤字,入不敷支下,只有一直以發債求存,直至到現在,美國赤字已經去到2.26萬億美元(2020財年頭9個月),而美債的規模亦去到26.5萬億美元新高,美國沒有將量化貨幣及增加美債的利益去改善民生,美國國內不單只出現「1比99」的貧富懸殊,而且失業率更曾高達20%(4月份數據),另外,美國股票市場亦岌岌可危,在2月下旬開始出現股災之後,美國3月23日宣布啟動無限量化去面對股災,無限量化自然衍生無限發債。

  

  資金流直接影響樓市的息口和購買動力,因為要追尋資金流的關係,所以我們整理了很多數據,數據部歸納了不同國家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我們會見到有些國家在高GDP之下,負債發債的走勢有如「龍市」走勢圖,升跌有序,長遠地鞏固拾級而上的,亦有一些國家在長期赤字之下,近期發債是V型反彈地海量增加,無錯,圖表技術分析反映到向好那一個是中國,而極端惡劣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在不斷發債之餘,外資的美債持有量在3月份更創了2000年以來的單月最大減持,而且在4月持續減少,美債現在已膨脹到26.5萬億美元,但只有6.8萬億美元是外資持有,美國不斷出現赤字,卻不斷發債,買債的外資卻減少,即是說美國很大機會是自己買自己債,如此高危的投資竟全世界「落搭」,這個真是虛假世道!

  

  最後我想補充,最新的4月份在減持美債的國家之中多了兩個新成員,就是英國及法國,加上,較早前已開始減美債的沙特阿拉伯,美國的親密盟友悄悄出走,的確耐人尋味。

  

 

香港更光輝一頁正來臨

  

  很多人忽略了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性,若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穩定自然資金充足,市場便可以維持平息時期了,但在另一方面來說,香港金融中心其實仍然有很大成長空間的,香港股票市場的市值只是約美國十分之一,如果「西去東來」真的大勢所趨的話,香港金融中心規模倍增的機會其實是頗大的,香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用了悲情去主導判斷大局!

  

  本年首6個月,香港交易所主板成交金額比上年頭6個月(即社會運動未開始前)上升了23%,這是一個很大的幅度,在疫情之下,香港更是反映出高度的穩固及行政信用,我認為今天香港已算是信用最高的金融中心,我們法治及行政也十分良好,在疫情之後,西方國家包括有關金融中心的表現的確是欠佳的,香港不會像他們一樣隨時改規則,甚至不讓銀行向小股民發放合理應該收到的股息!

  

  香港股票市場表現良好,是其他西方金融中心遠遠不及的,樓市尤其住宅方面正正在天災人禍之下沒有出現大跌,發揮到保障市民財富的功能。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最新截至今年5月份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按月比較是上升1.9%,對比歷史高位2019年5月則只是下跌了3%,而對比今年谷底2月份的時候則已經是回升了3.1%。在官方貨幣政策的結構上,香港更沒有主動量化貨幣的機制,我們只有回應資金流入的被動機制,所以我們香港的經濟是不會出現量化貨幣的泡沫,以現在來說,這是獨有的強大優勢,西方國家經常說香港會有走資,但是唱衰我們的西方國家卻不斷已經出現了走資情況,但是香港仍然固若金湯,「政治雖可影響一切!但一切終歸回歸市場!」香港仍然是福地,值得大家自豪、投資及安居樂業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