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2023
「可可債(CoCo Bond)」可以變廢紙?
姊妹們,近期有個財經名詞肯定令大家感到很迷惘的,而且,這個名詞又「衍生」出幾個不同的名稱,這就更迷惘了。
但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說到底,這幾個名詞所指的都是債券。傳統上,買債券是一種低風險投資,但今次竟然可以一夜間變成廢紙,這不是很嚇人嗎?
(AP)
是的,我指的就是瑞信出現財務問題,最終由瑞士央行出面,拉攏另一家瑞士銀行瑞銀集團(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 簡稱UBS)收購瑞信。但在今次的收購條款中,有一項是要求瑞信要將她發行的AT1債券報銷,意味著買入瑞信這些AT1債券的投資者會遭到重大損失。
我的姊妹Jessica得悉今次事件後,除了感到很無奈之外,也認為買債券其實也很凶險。但當中卻有個名詞令她摸不著頭腦,那就是AT1債,或CoCo Bond。
「我從瑞信事件中聽到一個新名詞,叫AT1債,又叫做CoCo Bond,即可可債,這是一個很吸引的名字,表現上好像很甜,但原來是糖衣毒藥,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CoCo Bond是金融海嘯後開始蓬勃起來的,英文全名是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有人用了這兩個英文字的頭兩個字母合併成CoCo,中文一般譯做應急可換股債券,又或者簡稱可可債。由於這是銀行作為額外一級資本的一部分,所以也稱為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Bond,簡稱就是AT1債。但在理解AT1債之前,妳最好先掌握一下Convertible Bond,中文譯做可換股債券,妳要留意,可換股債券是沒有『應急』這兩個字在前面的!」
「嗯,我聽過可換股債券,但具體操作我不太清楚!」
「好的!可換股債券的意思是,這張債券除了是債券,可以定期收到利息之外,債券持有人還有機會行使這張債券,即是將這筆債轉換成股票,令持有人由債主變成股東。」
「那麼,債主可以用甚麼價錢轉換成股票呢?」
「是這樣的,當發行債券時,發行人已經訂了一個行使價,一般都比該公司的市價有溢價,例如現時公司股價是10元,行使價可能是13元,甚至15元,即是債券持有人即時轉換是沒有著數的,一定要等到公司股價造好之後才值得行使。」
「即是在債券到期前,如果該公司的股價高於行使價,我就可以要求換入股票,然後馬上賣掉,再賺一筆,對嗎?」Jessica想了一想之後說。
「聰明,那麼,我考考妳,妳估普通債券的利息高一些,還是這類可換股債券的利息高一些?」
「嗯,應該普通債券的利息高一點吧,因為如果公司股價高於行使價,我除了收到債券的利息外,連本金也有機會賺錢。如果股價不濟,不能超越行使價,我便不行使,是典型進可攻、退可守的安排,因此,我相信,這類債券的利息應該會低一點!」
「對呀,一般來說,可換股債券的票面息率比沒有換股權利的債券為低,原因就正如妳指出的一樣!」
「我明白了可換股債券,那麼,應急可換股債券又如何呢?」Jessica有點心急了!
「其實,兩者有一個很大分別,那就是,應急可換股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權利,不在債券持有人,而是在債券發行人!妳可以想像到,當妳行使可換股債券,將它轉換成股票時,肯定是因為股價已經升超過行使價,妳可以『財息兼收』。但應急可換股債券剛好相反,當公司面對困難,可以是股價跌至某一水平,或財政惡化至某一水平時,發債人(主要是銀行)便可以要求妳換股,由債仔搖身一變,成為股東,但這種股東一做也罷了。當最極端環境出現時,發行人甚至可以不要求妳換股,索性將這些債券作廢,藉此協助發債人應急,或者渡過難關!今次瑞信的事件,正是後者的情況了!」
「嗯,我明白了,但如果有這種條款的話,怎會有人願意買呀!」(待續)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