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20
再出iBond是德政
姊妹們,連續幾次解說過我心目中的理財金字塔。我想重申,投資與否,其實有一半是視乎個人的風險取向。只不過,從理財角度,完全不投資,只將錢存在銀行,最大風險就是通脹,即是妳存款的購買力會日漸下降,尤其面對低息周期,又或者高通脹周期。
所以,我們作為理財顧問,總會建議這些不能,或不願冒風險的人,盡量安排一些低風險的儲蓄產品以抗通脹。
本來,債券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奈何香港的債券市場並不活躍,加上入場門檻偏高(也會衍生過度集中的風險),令到這個「低風險群組」沒有太多選擇。
過去,只有政府推出的iBond,即通脹掛勾債券最適合這類人,但奈何僧多粥少,加上前幾年通脹和息率都稍為回升,令到iBond的吸引力降低。所以,政府也索性暫停發行iBond。
不過,一場疫情,又造就了低息環境。政府終於再推行「德政」,就是重推新一批iBond。而且,條款和發行量都有優化,希望可以滿足市場需求。首先,最大的優化就是最低保證息率由過的1%,增加至2%。
換句話說,買iBond的年回報至少會有兩厘,在今時今日的存款息率水平下,兩厘可以說是贏晒各大銀行了。
此外,今次的發行額原則上是100億元,但如果反應好,政府會增加至150億元,即是我們有機會可以分配多一些。因為如果想買的,最終只能買一手,即一萬大元,這真是沒意思的。
另外,雖然iBond的年期是3年,我相信,大家造定期存款,一般都很少會造3年,最長可能只是1年。因此,感覺上,要「綁」3年好像有點長。但不要忘記,iBond發行之後是會在港交所(00388)掛牌的,即是說,萬一妳在這段期間等錢使,也可以像賣出股票一樣沽出套現(只擔心交投不會太活躍)。
其實,有了以上的條款,我認為,如果妳有多餘錢放在銀行,只賺到似有還無的利息,真的沒有理由不去認購iBond。
我沒有做過統計,政府又好像沒有公布過,到底認購iBond的投資者,是男性多還是女性多。總之,我的直覺是,喜歡iBond的投資者,好像真的是女性稍為多一點。無他,整體來說,女性在投資方面都是較為保守的。
姊妹們,iBond某程度上是一項政府福利,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採用人海戰術,每人認購1-5手,那樣中簽的機會反而更高,祝大家好運。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