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2024
兩個「周伯通」講銀
國際局勢持續不穩,長遠有利金價,而金價走俏,也帶挈了其他貴金屬讓投資者有「炒番轉」的時機。其中尤以白銀這種「窮人黃金」近2個月來的升勢最為矚目,但近日有專家就警告,銀價出現「止賺」訊號。那麼,銀還可炒嗎?
銀價5月初約26元(美元.下同),5月份也創出多年來高位,一度企32元以上。FX Empire分析師謝諾夫(Vladimir Zernov)上周指出,黃金/白銀比率(「金銀比」)反彈,加上央行減少了買銀,令銀價發出「獲利了結」的訊號。
「金銀比」是1盎斯的黃金兌1盎斯白銀的價格比率,也就是指同樣數量單位的黃金可買多少白銀。
謝諾夫指4月底,金銀比穩定在87附近;直至上月底,金銀比嘗試穩定在73以下(執筆時,金銀比為77.28),這個市場趨勢成為了利好銀價的催化劑。過去2個月,銀價實際升勢比市場預期還要樂觀,但投資者今時已獲利回吐,金銀比亦已開始反彈。
相對於股票、債券,黃金有對沖作用,而金銀同途,想銀價升,便需要黃金市場的額外支持。謝諾夫認為,如果金價可維持2450元水平,金銀比挨近近期低點70,則銀價升上35元的目標才有機會達到。他續表示,金銀比反彈至76.5,會對銀價有利;若銀價維持在30.9元以下,則要往下尋28.75元至29元的支持位。
巴菲特曾估 銀供需失衡
起碼在2年前,巴菲特也曾談過白銀投資,他從最基本的市場供應與需求講起:白銀的需求主要來自工業用途的攝影和裝飾性珠寶類型,每年約為8億多盎斯,而每年白銀生產卻只有約5億盎斯,大部分白銀更是開採黃金、銅或鋅的副產品,約5億盎斯的銅礦產出,才有約1.5億盎斯的銀,所以他估計白銀供應一定會短缺。
巴菲特強調,以上關於白銀的數字雖不會準確,但庫存無疑已顯著耗盡。這意味著銀價在供需之間,存在短缺,「最終會發生一些事情」。
「即使有一些新產品出現,(銀價)這種不平衡也足夠大,例如你將來在攝影中會少看到白銀,但我們認為這種(價格)差距夠大至它將繼續消耗庫存到需要新價格來建立平衡的程度。此外,由於白銀屬副產品的性質,使它的供應不能隨市場需求增而增加,而銀的需求也不會因供應不足而減少,所以我們認為銀價的變化不一定是微小的」。
人為因素 干預銀價
巴菲特說,銀價一直受到人為因素影響。他以1934年美國《白銀收購法案》為例,法案規定美國貨幣儲備中的白銀,須提高到黃金儲備的25%。美政府需要為此買入11億盎斯(3.1萬公噸)白銀,並持續買銀,直到達到配額或銀價達到每盎斯1.29元為止。
儘管當年美國政府表示,不會將白銀貨幣化,但巴菲特看到政府的庫存正在耗盡,於是便買銀。後來美政府確實將白銀貨幣化,銀價大幅上升,他隨之獲利。根據巴菲特以上講話,銀價前景可簡單總結為:市場供需及人為的因素。
巴芒兩老 話裏有話
1970年代,亨特兄弟炒銀事件令巴菲特引以為鑑,他說:「我們會買很多白銀,但我們不想買太多,以免擾亂市場。我們無意重演任何亨特兄弟的故事,所以我們想確保沒有買那麼多白銀,但我們又很喜歡它!」在買與不買之間,巴菲特這番話充滿矛盾。
當時,同場的芒格續說:「我想,每30或40年,你可以做一些使用2%資產的事情(他指買少於10億元白銀),這對巴郡來說,沒甚麼大不了。」巴菲特接口說:「這讓我對人們周末拍攝的所有照片感覺更好,因他們都會用上一點銀!」
讀者可不要被巴、芒兩位「周伯通」式、看似卡通的說話忽悠了。在兩老帶著「遊花園」時,1. 要考慮投資組合,須有一定的貴金屬,是金是銀,悉隨尊便;2. 不要忽略貴金屬的潛在價值,而巴郡就用了資產的2%去買銀。
白銀在工業上的應用自然不限於巴菲特當年熟悉的「菲林攝影」,今天能源科技和新能源的發展,已進一步讓白銀在太陽能板、電子產品,如電池,以及其他高科技應用領域上。需求大幅增加,故白銀的價值可望持續提升。
鈔乃虛文 錢乃實器
在美國帶頭QE,錢(貨幣)愈來愈不值錢(貶值)的時代,中國傳統智慧仍適用於如何看貨幣與商品的關係上。自古以來,中國有識之士都以商品為實,貨幣為虛。
元朝是中國唯一全面使用鈔票的朝代,元末明初的王禕(1322-1373年)就總結了教訓,說:「鈔(貨幣)乃虛文,錢(含貴金屬的貨幣)乃實器。」投資白銀較金的門檻為低,卻有類似黃金的對沖作用。信銀還是繼續信美「金」,值得深思。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