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1/2022
全球減排節能方案層出不窮!如何令全民參與,實現零排放生活?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為紓緩氣候變化,全球各地紛紛提倡減排節能,並實行不同的減排放措施。不過,現行減少排放的方案層出不窮,當中成效可能差異很大。
在整個減碳策略中,推行潔淨綠色能源是關鍵之一。隨著再生電力成本持續下降,以及相關設施的價格向下調,去年美國能源部宣布《氫能源地球計劃》(Hydrogen Shot),要在10年內把各種(除了灰黑色)氫成本降低至每千克一美元,減幅逾八成,以增加氫氣的應用。
交通運輸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高達16%,令人對氫燃料電池車的未來寄望尤其殷切。日本東京奧運會亮點之一,便是氫能源汽車的應用示範。而內地對此也非常積極,目標在2025年,把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由去年少於一萬輛,大幅增加到十萬輛。
歐盟、美國、新加坡等政府則著手制訂條例,要求企業披露如何在營運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以確保企業兌現它們的綠色承諾;也有股票基金投資分析公司發表季度報告(MSCI Net-Zero Tracker),追蹤和監察代表全球99%股票市值的9,300多家上市公司,檢視它們在延緩全球暖化的努力。
(網上圖片)
官商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可以發揮一定效用,但民眾的支持仍然是成功的關鍵。《經濟學人》引述英國民調機構為環保智庫做的調查,發現六成英國民眾支持碳徵稅,更盼望早點達到淨零目標,所以愈來愈多人使用電動車,然而,當政府提出可能要新增道路稅來代替燃油稅,卻只有37%的支持率。看來要令大眾身體力行支持環保,還需多費思量。
香港則以優惠鼓勵市民參與。自1994年,本港已寬減電動車首次登記稅,截至2021年11月底,香港整體電動車接近2.7萬輛,可是快速充電器只有779個,以致電動車大排長龍等待充電已成常態,所以利民之餘,也需加入便民的措施。數據顯示,目前公共基礎設施上做得較好的國家是南韓,平均兩部電動車使用一個公共充電站;香港方面則是平均六部電動車使用一個公共充電站,大有進步空間。
我認為市民如能了解自己的減排成效,也可能增加他們的投入和參與。例如市民設置個人或家庭「淨零互動地圖儀表板」,透過連繋多個傳感器和智能裝置,實時顯示他們各項節能的數據,包括記錄節能電器減省的電能數量、以步行代替乘車的哩數、自備餐具的次數等,這些數據不但可監察個人減碳排放的進度,還有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環保習慣。
減排節能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長遠策略,當中全民參與是重要一環。我相信只要得到市民的支持,實現零排放的日子是可以預期的。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