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2021
「Esri青年學人大賽」,本港大專生善用GIS透視社會問題,展現勇於創新思維!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一年一度的「Esri青年學人大賽」,讓本地大專學生以地理資訊系統(GlS)研究自選課題,透過數據分析,展示現今各種社會問題,並提出可行建議。今年的冠亞季軍皆由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的同學囊括,題材涉獵居住質素、交通出行和城市設計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冠軍得主李茂粟同學是研究城市住屋規劃如何拉近人與大自然的距離。李同學引述多個研究,指多接近碧海綠樹藍天,不論是城市的公園抑或郊野的大自然景物,對人的精神健康以至工作效率都大有裨益,所以家居窗外能否看到自然景致,以及附近是否有綠化環境可供閒適活動,便成為理想家居的一大元素。
李同學以灣仔的314幢住宅大廈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規劃署向公眾開放的「三維實景模型」,結合Esri的三維地形模型,以程式自動建構了19,837個窗戶的景觀圖片,每張三維照片有高達8,910萬像素,藉此量度自然景觀指數(NVI)。接近山嶺、海旁(如告士打道)、公園(如律敦治醫院一帶)或者高層住戶,NVI當然較高。第二步,他選出NVI較低的大廈和街道,檢視它們跟自然環境,如公園、遊樂場等之間的步行距離,發現區內5幢大廈不論景觀抑或實際距離,跟大自然相距甚遠。由於這些全是高齡樓宇,他建議當局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該多加改善。
亞軍的鄭志釗同學則審視了本港在公共交通和土地運用的配合是否已物盡其用。鄭同學設計了一套量度指數,內設五大準則,包括「稠密度」(再細分為居住人口、工作人口和大廈密度3個小指標)、「多元化」(即商業、住宅、社區、工業、公共設施)、「設計」(行人路的長度、地形等)、「目的地可達性」和「與公共交通的距離」等。他又邀請了12位在學術界、政府或私營機構的運輸和規劃專家,為這些指標的重要性作評估,以決定每項準則的比重。結果發現,旺角、深水埗、太子這幾個相鄰的港鐵站形成的網絡最好,土地運用與公共交通結合的效益最大;相反杏花邨、火炭、黃竹坑雖然有港鐵接駁,但土地運用較單一,未有物盡其用,希望決策當局多加關注。
至於季軍呂穎軒同學,他認為要提升城市發展,應該結合兩大軟件平台:地理資訊系統(GIS)和建築信息模擬(BIM),前者強於規劃及分析,後者擅長建築設計和文件紀錄;兩者結合有利資訊互通、減少數據轉移時的人為錯誤,更促進持份者的合作。兩者合壁也可以構建虛擬的三維數碼城市環境,清晰了解新建樓宇和四周環境協調的最佳高度,避免熱島效應。同時可呈現不同時段的日照變化、住宅面向較少噪音的方向,以及不同單位所享有的景觀。縱使兩大軟件的兼容互通仍有待改善,然而,正如呂同學所說,這樣的發展有利地理空間資訊的數碼化,也是邁向智慧城市重要的一步。
我喜見得奬同學能善用GIS透視社會問題,並提出可行的建議,充分展現出年輕人廣闊的視野、對社會的關懷,以及勇於創新的思維。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