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7/04/2021

【工業4.0】政府應如何與企業合作,推動大灣區研發,促進香港再工業化?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與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研究報告,到2025年,全球實施工業4.0或再工業化所創造的價值,可達到3.7萬億美元(約29萬億港元)。為回應工業4.0的全球趨勢,港府早於2016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再工業化。

 

  本港的再工業化計劃主要涵蓋4個行業,即製藥、醫療、生物醫學和先進機械。港府除了在2017年成立跨政策局的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外,還提供基建、設施、人才培訓,以及包括「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撥款20億港元的資助。

 

  然而,相關計劃進展一直未如人意。去年中,立法會秘書處資科研究組一份題為《選定地方推動再工業化的措施》的報告指出,「創新科技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已由過往9年來停滯不前,僅佔本地生產總值0.7%,微升至2018年的0.8%」。其後,也只在去年12月推出的《智慧城市藍圖2.0》中,略為提及會「加強商界整體的數碼轉型,尤其是由科技推動發展的經濟領域如金融科技及再工業化」,似乎政府對再工業化的熱情漸漸冷卻。

 

  其實,城市要長治久安,經濟便需要多元發展,尤其是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全球不少地區都提出保護主義,香港有必要加快再工業化的進程。

 

  再工業化是透過資訊科技、物聯網(IoT)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為生產系統自動化或升級,所以科技在再工業化中扮演關鍵角色。香港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實力雄厚,但在研發成果商業化的能力卻嚴重不足,而在研發的投資上更遠不及近鄰。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高收入經濟體如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科研投資,平均佔GDP的2.58%,南韓為4.81%、中國為2.19%(深圳更達4.2%)。而香港政府儘管以知識型經濟為發展模式,但到2019年,科研投資水平依然偏低,僅達GDP的0.92%。我們需要大幅增加研發開支,趕上世界水平,以保持競爭力。

 

  同時,政府也應注意市場趨勢,如能在長者服務、物流及食品業等不同行業,多加探索,並部署更多智能化解決方案,必然有利再工業化的發展。

 

  此外,雖然本港製造業在2018年佔本地生產總值不多,僅得1%,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於去年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珠江三角洲共有21,000多家港資製造業企業,估計營業額高達9,000億港元。而這些港資製造商大多為中小型企業,即使生產綫在內地,卻有9成以上的總部設於香港,它們的研發能力有限,政府若能予以協助,不但有望促進再工業化,還能增加本地就業機會。

 

  事實上,再工業化下的高增值工業技術,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傳統製造業則可成為研發成果的主要目標客戶群,締造雙贏的夥伴關係。為此,政府應與本地企業攜手合作,積極推動大灣區這個生產總值逾13萬億兼經濟活力最強的市場,聯手建立可持續的再工業化生態系統,並同時放眼內地和東盟,作為出口的目標市場,彌補本地需求不足的問題,這才能有望打開香港智慧製造業和再工業化策略的成功之門。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