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30/11/2020

【以小博大】小國如何致富?除了聚焦科技,還要懂得賣5樣東西?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我們知道,生命會自行找到出口,全球那些中小企也是如此,最終小型國家都會走上賣Service、先質後量的道路。為何小國的最大企業,不是科技業,就是生物科技、醫療、FinTech?

 

  主要都是小國沒有內需市場,人口少,沒有成本優勢,不可能發展薄利多銷的模式,如果只做一些很簡單的東西,一下子就會被大國學去,亦很快被取代。正因Fintech、科技、生物科技這些領域都需要高素質人才,不容易被學習,小國才可有一線生機。

 

  芬蘭有Nokia、荷蘭有ASML、瑞典有AstraZeneca、丹麥有Novo Nordisk、瑞士有Roche Holding、Novartis,以色列有Teva。

 

(圖片由作者提供)

 

  小國、小公司要致富,不外乎賣這五個東西,第一個是技術(Tech),第二是文化品味(Taste),第三是要服務(Service),第四是資源(Resources),最後一個是創意(Innovation)。

 

  近年全球投熱點就是有個Service字頭的公司,例如CPaaS、SaaS、PaaS、IaaS….. CPaaS,也就是 Communications Platform-as-a-Service;SaaS是 Software-as-a-Service。

 

  這些公司爆炸力很厲害,Twillio是一家在 NYSE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是 480 億美金。Twilio自2008年成立以來,主要的商業模式是CPaaS,也就是 Communications Platform-as-a-Service 通訊平台即服務。那是把通訊變成隨選即用的服務,主要透過 API 等方式,提供給企業使用。

 

  4年前,Twilio還是個剛掛牌的公司,上市時市值只是10億美金,換言之,這家公司的總市值,在過去52個月成長了48倍,幾乎是每月增加一個上市市值。

 

  巴菲特投資的科技公司Snowflake,它的商業模式也是Saas,Snowflake跟矽谷年輕精英的創新神話不一樣,創辦人是一群Grey Hair,兩位創始人來自於曾稱霸雲端好幾年的前甲骨文(Orcacle)中年員工,Benoit Dageville和Thierry Cruanes夫婦,都有20年左右的工作經驗。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公司很小,人更少。Benoit和Thierry這對法國移民的夫妻,在2012年時看見雲端商機,因而辭去在甲骨文十多年的工作,在矽谷心臟地帶的El Camino Real租下一間小公寓,利用兩台筆電和一塊小白板,開始他們的雲端事業。

 

  目前從核心管理層到董事會,都是50-60歲的大叔,成立僅8年的Snowflake提供以雲端為基礎的數據服務,使用者可以跨多個平台(Hybrid cloud),例如Amazon、Google或Azure等數據倉庫進行操作,不受平台限制的儲存、分析或搜尋數據。

 

  為了準備IPO,董事會決定要找一位擅長將公司上市的實力派 CEO。前任ServiceNow CEO Frank Slootman加盟時,只有20名員工,他帶領該公司實現10億美元的銷售額,然後促成以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EMC。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地球上所有的經濟活動一開始都是先賣商品,一般來說,公司分為生產產品的公司,譬如賣衫、賣藥。另一種公司是賣服務,譬如,你要買樓,去買一份經濟日報地產股,會幫你找到地產公司;買藥、買保健品,找樂本健 (Healthsmart)。找到適合你的公司,這就是一種服務。

 

  小公司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以小博大,最終,還是要賣Service。

 

  有哪些是Service?

 

  SaaS的服務類型很多,普通消費者接觸的就是各種軟件,也與我們的生活更貼近。譬如微軟的Office,就是軟件訂閱服務;又如Zoom提供雲端視頻會議服務、Shopify教我們開網店。除此之外,還有幫助企業進行財務工作自動化、共享辦公、客戶關係管理等。

 

(圖片由作者提供)

 

  香港,未來可能會被中國的取代。最終來看,最可靠的還是要靠服務、靠資源,甚至靠地產。如果你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上,天下大勢一變化,就岌岌可危。

 

  簡單的說,小國要致富,就要賣含金量高的Service,先有質,後衝量,聚焦在科技、FinTech、生物科技!

 

(圖片由作者提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

我要回應5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吡吡發表於 2020-12-2 03:21 PM via mobile
  • #6
  • 香港都有五様正野架:第一個起砖跳地鐡入閘技術(Tech)系咪至能醒呢我地香港人?第二又黄又黑唔化大革命風景煽鑊甘運动啲品味(Taste)真系品出国际架,第三香港仁人義士天使互相服務(Service)真系试过包你翻寻味架,第四資源(Resources)本地特産劏房真系唐楼都可以劏到啲租金贵過山顶豪宅架,最後一個創意(Innovation)就系隔夜菠萝飽变菠萝油嘞,真系好好味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idolon發表於 2020-12-2 10:26 AM
  • #4
  • 回覆 #2 eidolon


    字數不夠:

    最後,同意小國應當發科技、FinTech、生物科技來致富來得到地位
    但香港上中下都沒有爭取, 而中國卻大力發展科技、FinTech、生物科技
    看看港交所及納指上市的中國騙子股和實力股數量和表現足以引証
    當中國各地各城上中下都大力發展而香港只大力玩政治
    不但難成為作者心目中的小國,"更只會被中國各城市把臉按在地上磨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idolon發表於 2020-12-2 10:24 AM
  • #2
  • 不知作者是筆誤還是真誤墮黃色概念或什致真膠?
    想香港成為小國並跟中國相題並論?

    首先, 正確的命題應為: 香港現在的角色未來可能會被中國的或其他國際城市取代
    香港會何德何能被作為一個區域型國家的中國取代?根本不可以相題並論。
    唯一可跟香港可比的城市型國家:獨栽卻搞科技生技、service和金融不錯的星架坡又隻字不提

    其次,作者拿事實推砌主張理據,卻無視事實本質不可類比。
    香港只是一個地方城市, 而作者口中的樣板國家又是一些比香港具更多資源、歷史和戰略位置的地方。
    他們可自己製訂發展方向,而香港由97年前作為殖民地己不是香港人自行製訂方向
    更多是因勢利導外在因素而發展,把握到中國內亂而來的難民和資本而發展本土工業,
    再把握中國改革引進外資及內資走出去的機遇而成為金融中心。
    換言之,香港從來都不是自主發展得到成功, 是為因為別人*****而成功。

    最後,同意小國應當發科技、FinTech、生物科技來致富來得到地位
    但香港上中下都沒有爭取, 而中國卻大力發展科技、FinTech、生物科技
    看看港交所及納指上市的中國騙子股和實力股數量和表現足以引証
    當中國各地各城上中下都大力發展而香港只大力玩政治
    不但難成為作者心目中的小國,更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