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1/2013
個性老店死於非命
一盤生意,落得關門大吉的下場,原因不外乎經營不善入不敷支。但如果一間客似雲來兼有口皆碑的老字號表示「無法經營」而執笠收檔,則叫人費解。然而這奇怪的現象近十年間卻愈演愈烈: 天后祥利冰室、老饕秘密北京酒樓、潮人飯堂麒麟閣、平價扒皇美而廉、還有我的利苑粥麵,我的永遠的親切的美味的利苑。以上一連串熟悉的名字,尚未能反映名不經傳但紮根社區內幾十年的各式小店,這幾年間黯然消失的不計其數。
這些個性老店死於非命,全因為過不了以倍數飆升的催命租金一關,而負擔得起每個月幾十萬租金的,只有那些受惠於內地自由行強勁購買力的貴價消費品名店。於是今日的彌敦道兩旁,每六間地舖便有一間珠寶店或鐘錶店,「梗有一間o係左近」的程度跑贏7-11。不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可擺脫經濟週期周期的循環,他朝自由行熱放緩,倒模名店自然絕塵而去,問題是屆時租金就算回落正常水平,已經結束的特色小店也未必會捲土重來,他們的消弭,不僅是一種味道或記憶的淡去,恐怕也是傳統工藝、生活文化及歷史記錄的失落。
月前我到台灣出席一文化交流會議,閒暇到台北的永康街溜達,街道兩旁放眼盡是特色攤檔及傳統老店,跟店員攀談,他們都說永康街和台灣其他特色街道一樣,沒有被連鎖名店「攻陷」,大家都傾向光顧小店,因為設想到如果大財團的名店在該區不斷繁殖,扯高地價之餘更是將自己的生活質素及選擇權拱手讓人。
彼岸民眾的醒悟,叫我回想起去年四月領匯「尋味時光」活動一出爐,市民即以水銀瀉地之勢在不同平台抨擊領匯是「貓哭老鼠」、「殺手為死者寫輓聯」,領匯在眾怒下煞停「尋味時光」活動,似乎大家亦漸意識到地產霸權掏空歷史、侵蝕生活文化及瓦解社區連繫。利苑及一眾特色老店的犧牲,正正要告訴我們是時候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會否貪幾步之便棄士多而幫襯連鎖店?我們是否準備好改變購物慣性,盡力搶救在地產霸權下掙扎經營的社區小店?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