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2016
堂弟欠巨債仍旅行 債主嬲爆 (晴報)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有賴皮王不還錢,還舉家去旅行。有網民數說堂弟欠下親友逾十萬元,仍高調在fb預告暑假去北海道自駕遊,譏諷他們會否玩得安樂。社工指近年借貸文化普及,部分人輕視借錢的責任,對債主甚至無內疚感。
「有錢去旅行,無錢還畀人」?有女網民數說堂弟夫婦欠債不還,指他們生意失敗,向銀行及親戚借下七位數字債項,其兄更借出八萬元給他們應急,至今未還。她指堂弟婦平日常「呻窮」,但近日卻高調在fb公告暑假將到北海道旅行,事主在帖文指,「這些人咩心態?都玩得安樂?將來又點呢?點對子女身教?」
借錢多以生意失敗為由
文章吸引逾萬人瀏覽,有過來人指,曾有親戚常以生意失敗為由向人借錢,即使欠下一屁股債仍戴勞力士名錶及揸靚車。亦有人慨嘆許多人視旅行為生活一部分,經濟困難仍要去旅行才安樂。另有人建議事主刻意在親戚的WhatsApp群組提債仔買手信,「當收番啲利息」。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主任陳福龍指,曾接觸欠債個案,事主因購物而欠下逾十萬元卡數,親戚不忍事主破產,借錢予她還債。「誰料事主找清街數,但無還錢畀親戚,之後還跟丈夫買樓!」另有個案是債主埋怨親戚債仔「有錢玩懷舊玩具及波鞋,無錢還債」。
親戚靠互信 多無立借據
近年不少財務廣告以借錢手續簡易作招徠,部分人借錢只為去旅行或購物。陳福龍指借錢文化普及,部分人借錢的心態亦有轉變。「上一代的人視借錢為羞恥,通常為解決燃眉之急、迫不得已才借,現在有些人認為借錢僅為周轉,沒有內疚感,尤其問親戚借,覺得成世流流長,可以慢慢還。」
理財專家李錦表示,一般人怕向銀行、財務公司借錢後被追數,但向親戚借錢多數靠互信,甚至無寫借據,親戚間為免破壞關係,要開口追債也困難。但他指一旦因銀錢破壞親友關係,變相令自己失去網絡支援,他日需要求助更困難。建議即使債台高築,也要盡力「還得一千得一千」,至少要釋出誠意,保持親戚之間的友好關係。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