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2017
限制拉布 就「反枱」報復?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擬藉《主席指引》,制止會上「拉布」,卻遭非建制派議員杯葛討論《指引》。若大家從提出《指引》的目的和合理性去看今次爭拗,會較容易判別誰是誰非。
過去5年,立法會內部分議員以「拉布」癱瘓政府施政,這是毋庸爭議的事實,那是政客託辭監察政府,實質卻在攪局的伎倆。政府也已換屆,這個正是行政、立法機關,一同為港人謀福祉,一起重新出發的契機。要制止「拉布」,可透過修改議事規則,而《主席指引》是其中手段。若看修改議事規則的建議,例如︰立法會主席可按需要,決定何時召開會議;主席有權整合序列式修訂,並將成立專責委員會的人數由20人增至35人等,相信都是為求令會議更有效率,若類似的建議有助提高開會效率,從而讓整體社會受惠,在合法合理情況下,為何不可接受?
非建制派議員則指出,早前6名議員被取消資格,令他們失去分組點票的否決權;又指陳健波提出《指引》是挑釁,更揚言會在財委會議上「反枱」。我們想問︰非建制派原本是要有個否決權、報復政敵的所謂「挑釁」,還是議政為民,服務香港?若補選選不出6席非建制派議員,非建制是否日日「反枱」?
先別說那6名政客「做騷」出禍,實乃咎由自取,上屆立法會會期內,個別政客動輒以民生脅逼政府,也令人氣憤。財委會作為立法會政治角力的最後戰場,必然爭持激烈,哪管是較少爭議的民生項目。相信市民對7月下旬各民生撥款項目遭議員「拉布」仍歷歷在目,例如在審議「36億教育新資源」撥款過程中,就有約70次的無謂提問。結果,東涌新市鎮擴展、沙嶺骨灰安置所及火葬場設施等民生項目撥款都未獲通過,是否合理,大家心裏有數。
政客為求爭取一些政治利益,甚至只因一些意氣之爭,但求順從自己意願,便不惜踢走理性,犧牲民生福祉。社會重視法治,港人講法、守法,也因講求合理;接受法治精神,也因接受事情的合理性。
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自我反省,只要合理,即使有千萬人擋在面前,也要勇往直前。)一件事情合理與否,不在於有多少人贊成或反對,而需大家自行判斷,而準則在於「合理」。因此,大多數人舉手贊成,未必就代表理性民主;同樣,少數人的「論據」亦未必會有道理,最重要還是要問,事情對香港到底有沒有利。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