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2017
勿只看政治立場 不見民生小事
連同林鄭月娥日前公布的政綱,4名特首參選人至今共公布了3.5份政綱。有學者指從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可見,投票人傾向看政治立場票選參選人。不過,若誤以為政見就是正見,民生「不是」事,凡事都以政治掛帥,便絕非香港之福。
選舉不是兒戲,不應只注重政治立場,忽視最基本政綱訴求。
林鄭已就教育、稅務、置業3方面,公布了較具體的政綱,有人就批評她未就敏感的政治議題,如政改、23條立法表態,是避重就輕。其實,正是這些人偏看政治立場多於民生議題,放大了所謂的「港人關注」,政客才可以繼續他們的「志業」。
事實上,非建制派,包括傳統泛民早改變了選舉策略,放棄了地區民生工程,改為側重政治議題,相繼在區議會、立法會的選舉中逆襲得手。不少從沒有議會,甚至從政經驗的新丁又以「政治」作招徠,開展「服務」市民的「政客事業」,如此「服務」,作出「貢獻」,但是否只講政治立場,只引發一些政治爭拗,而不覓地建屋;不起醫院,不關注公共醫療服務;不檢視教育現況,以投資未來人才;不改善營商環境,以積極優化本地經濟條件等民生關注,就可以造福港人?
正常選舉是要看參選人的政綱,但既然政治現實已擺在眼前,今屆特首選舉或已大局已定,實不必選。因為一眾選委可能只看政治符號而不看政綱,大家認為林鄭、葉劉前往非建制陣營300多名泛民選委處拜票,會獲多少提名票?可能連10多票也沒有!同樣,曾俊華、胡官到建制陣營求提名,結果可能也是一樣,因各選委同樣已有既定看法。到相反陣營游說是雞肋︰去就事倍功半,甚或徒勞,但不去又會被人詬病︰為甚麼你不找我(選委)傾政綱?
有參選人對被提名「入閘」充滿信心,但可「入閘」並不代表會當選,因為到選委真正投票時,投選對象未必就與提名的人相同。不過,個別參選人也只是借選舉這平台,宣示一些從沒想過需要落實的政治理念,因為今屆特首選舉已不是講政綱,而是講「你我是否同路人?」,甚至「你是否我的人?」就像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一樣,特朗普和希拉里只是兩個政治陣營的符號,選民不「喜歡」希拉里,就會選特朗普,反之亦然,而香港也正朝這方向發展。
特首選戰,參選人選前有多少承諾都不能作準,為了選票,選前、選後都有不少違諾、出賣,甚至背叛等「變色龍」的伎倆,那些在反共陣營的人,只會強調凡是中央屬意的,都是政敵或陰謀……其實,所有人與事都可能有「是」與「不是」,今時港人要着眼的應是香港最大利益所在,若你不認同安居、樂業是港人最大的關注,反而以為是政改、23條立法等,就請你與那些政客和學者一樣,出糧予普羅市民。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