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2010
香港年輕人為何憤怒?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心早前發表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0後年輕人並非社會上最憤怒的一群,只是傳媒將「80後現象」放大。我對此很認同,並相信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當中,有很多默默耕耘的人。那麼,那些對社會不滿的青年,有多少是因為看不到出路而憤怒?他們的出路是否比50或60後的一代差?根據政府統計處1996年及2006年的數據,2006年的低收入人士較十年前多,中產人士較前少,而最富裕人士的數目沒有增加。可見,社會財富愈來愈集中,中產漸漸萎縮,貧富更見懸殊。
作為匯賢智庫主席,我在工作上接觸很多年輕人,十多個全職職員中,大半是「80後」。每逢匯賢智庫有職位空缺,都有逾百人申請;我從中注意到副學士或專業進修學院(IVE)畢業的申請人,月薪可能只有六七千元,就是中大或港大的畢業生,亦只有約一萬至一萬二千元。以匯賢智庫為例,年輕職員逾半居於新界,每天來回車資約30元,午膳約30元,加上其他開支,每天支出約80元,似乎可留作儲蓄的已不多,試問何時才有能力置業?
全球一體化 競爭趨激烈
香港逾90%公司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架構簡單,大多欠缺讓人向上游動的階梯,除非他們取得經驗後轉工加入政府、公營機構或獲公共撥款的機構(如大學、機管局、貿發局等),才有更多升職的機會。現在回想,政府在2000年為滅赤而向公營機構開刀,實在不智,因為這樣做影響了數十萬家庭,對中產打擊很大。
即使外國名牌大學的學生,每年學費、旅費及其他開支合共約七八萬美元,但畢業後薪酬遠不及所付出的學費;除非從事法律、會計等專業,或加入投資銀行,才有吸引的薪酬。我認識一位賓夕凡尼亞大學的三年級生,光是到高盛當暑期見習生,月薪已有七萬港元,這可說是只有在投資銀行才有的待遇。其他很多畢業自外國優秀大學的年輕人,也不一定找到好工,須再進修或選擇創業,另覓出路。
全球日趨一體化,人才流動亦愈來愈高,香港人所面對的競爭來自全世界。很多大會計師行、律師行及投資銀行皆作全球化的招聘,因為這類高薪職業對求職者的知識水平要求很高,如果年輕人知識基礎薄弱,很難競爭。其他對知識水平要求不太高而待遇較低的職位,在本地競爭亦很激烈,是以很多人難免因苦無出路而對社會不滿,因此各國政府致力尋求「新亮點」(locomotive of growth),如發展創新科技,以製造不同層次的就業機會,讓新一代年輕人找到出路。而年輕人可以做的,最實際莫過於再進修,加強自己的知識基礎和學歷,否則,在目前全球化的環境下,非常吃虧。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