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19
「應用教育」是職業教育,以至教育的未來
本港職業教育可以追溯到1932年在加路連山創立的工業學校,時至今日在有差不多一個世紀的歷史。其中又歷經多種變革,最重要的里程碑當屬1982年成立職業訓練局。當年發展職業教育,是為了應對工業的急速發展帶來的勞動力短缺,故此職業教育的内容以技能為主導,包括建造、木工、剪髮等;不過,隨著各行業發展,現在的職業教育已經漸趨多元化,包括了設計、編程等,以應對專業技能的需求,政府在2015年將職業教育名稱改為職業專才教育就是此理,更希望改變社會上部分人士對職業教育非專業的錯誤偏見。
然而,筆者認為這並不足夠。由於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往一貫認為可以保證三餐溫飽的一技之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淘汰,故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也必須更強調如何在高速變幻的環境中「應用」,擺脫單以技能為本的模式。事實上,在再工業化、企業升級、優化經濟結構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職業教育已經不能完全符合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更難以確保學生能長遠維持競爭力。我們的教育制度必須為下一代裝備可轉移的技能,助他們靈活變通,更須提供一個多元的制度,讓學習者在職場及校園之間轉換,甚至把兩者結合,才能讓學習者適時再裝備自己,實現終身學習。
團結香港基金日前就「應用教育」為題,倡議政府仿效外國,在本地教育制度中確立結合理論及實踐、與傳統學術途徑雙軌並行的應用教育路徑,希望為學生提供多元出路,並切合未來社會需要。
應用教育可以說是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試想一個傳統職業教育下的工匠或會被機器以至人工智能技術所取代;但如果同一個工匠在求學的時候時就在企業環境下接觸並學習到如何使用科技來協助其工作,則科技發展對他/她來說只是更新並重新熟悉手上的工具而已,被工具取代更是無稽之談。對於政府來說,關鍵就是如何讓教育制度培訓科技的使用者而非被取代者。
多國政府,包括瑞士、新加坡等都在過去二十年確立應用型大學,正正說明了應用教育不是學術不精的出路,也不只是傳統工業所需,而是世界未來發展的趨勢。學術及應用教育唯一的分野在於課程對於理論及實踐的偏重;在社會地位、未來出路上並無二致。隨著社會越來越重視理論及實踐的配合,未來世界不會再拘泥於白領藍領之別,而是強調把多元才能互相結合;故此,上述的教育理念並不限於應用教育,更是現有偏重學術的教育制度也需要思考的方向。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