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2018
流感高峰揭示醫療系統接近極限 覓地建醫院刻不容緩
本港正式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數字,截至1月9日,已錄得25宗嚴重流感個案,當中10人死亡,大部分是65歲以上長者。而各區公立醫院再度爆滿,全數15間公立醫院的內科住院病床佔用率均超過100%,其中聯合醫院佔用率更高達135%。不少病房都需擺放臨時病床在走廊供病人使用,政府更需要向私人醫院「借床」,可是這些短期措施都只是杯水車薪。事實上,過去連續幾年流感高峰期,醫院病床都持續爆滿,及至去年更出現夏季流感高峰。
醫療系統承載力接近極限,歸因於本港醫療設施容量持續短缺。自回歸以來,公立醫院病床的總數只輕微增加了2.9%(圖一)。然而,同期香港人口增加了11%,是病床數目增幅的3.8倍。事實上,單看人口數目會低估問題嚴重性,我們應一併考慮人口結構的轉變:同期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由10%上升至20%,而根據統計,65歲或以上人口的醫療需求是65歲以下的6倍(以佔床日數計算)。人口老化,勢使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百上加斤。
近十多年沒有大型公立醫院落成
可惜,對上一間大型公立醫院(即病床數目超過500張)落成已經要數到於1999年落成的將軍澳醫院,相比九十年代共有5間大型醫院落成。亦因此,病床數目大幅落後於人口增長。
誠然,現時公營醫療系統存在各種問題,除了以上提到床位及醫院不足,還有醫護人員短缺,基層醫療落後、醫療融資改革等問題。面對諸多問題,並沒有單一的解決辦法,我們亦並非相信單靠增建醫院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土地供應無疑是解決各個問題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沒有新落成的醫院,即使多良好的制度、多優秀的醫護人員,面對不斷上升的需求,始終會應接不暇。興建大型公立醫院需要大面積的土地,可惜近年政府造地速度大幅減慢,長期沒有新市鎮落成,連帶可供興建大型公立醫院的土地都欠奉。
社會似乎尚未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其中政府在《香港2030+》中最新的土地需求評估預計未來30年醫療設施的土地需求僅為5公頃。這顯然低於實際所需,單是一間瑪麗醫院佔地便已達6公頃。基於人口老化,30年後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估計將進一步上升至30%。試問若未來30年只興建多一間瑪麗醫院如何應付此龐大的醫療需求呢?
有見及此,政府必須從土地供應著手,覓地興建大型醫院,其中填海造地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法。而填海也是香港過去大規模發展的最主要土地供應來源。本港醫療系統面對人口老化壓力,處於崩潰邊緣,情況迫在眉睫。政府應大力造地,大幅增加醫院及床位數目,以應付日益上升的醫療需求。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