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2017
在天災面前,香港並沒有主角威能
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氣候暖化並不可信,並因此退出了巴黎協定,但這種鴕鳥政策並不能改變現實,氣候暖化的影響已經變得非常切身,可說是「水浸眼眉」。颶風「艾爾瑪」橫掃美國南岸以及加勒比海島國等地,平房被吹毀、街道被淹沒、逾百萬居民須要疏散,有家歸不得。較早前強颱風「天鴿」及「帕卡」吹襲香港澳門等地區,造成嚴重水浸甚至人命傷亡。香港並不可能在氣候暖化中獨善其身,假若問題持續,因颱風造成的風暴潮及水災會於2040年前由五十年一遇變成五年一遇。屆時香港的沿岸地區會變得不宜居住。而到2100年,類似「天鴿」的災害將會變成年度事件。
減排是其中一個最治本的方法,而近乎全球的政府都共同希望將氣溫上升(與工業革命前對比)控制在2°C之內,而香港當然要參與其中,減低本地的碳排放。但即使香港能大幅度減排,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可說是杯水車薪。所以香港除了要達至自身的減排目標外,亦應該促進其他地區的減排進程。而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香港正正能透過綠色債券,為全球不同的綠色項目提供足夠的融資渠道。雖然綠色債券的結構與一般債券無異,但根據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訂立的綠色債券原則(Green Bond Principles),其募集資金必須用於綠色項目,例如減排、再生能源等等。專業機構亦開始對綠色債券進行審查,確保資金投放於環保用途。這樣對全球氣候暖化的貢獻或更重大。
雖然現時香港發生自然災害的機會較少,但氣候暖化會令這種機會有增無減。所以,香港亦應有一系列的災後應變措施。除了醫療及消防等層面上要有足夠的準備外,香港亦需要確保一旦發生災害後,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動用大量的資金救災,而災難債劵(Catastrophic Bond)會是其中一項可考慮的方案。
世界銀行於2014年6月推出的災難債券,旨在幫助16個加勒比海島國於地震或其他天災後進行重建工作,其總集資額達3000萬美元,年期為三年。在災難債券的機制底下,發行機構(世銀)與保險公司(加勒比海災難保險機構)會收集投資者的本金及投保人(加勒比海島國)的保費,若年期內沒有發生任何災難,投資者便會得到指定的回報﹔相反,若天災發生的話,投資者的本金將會成為投保人的賠償金。由於保險公司及投資者將承擔發生災難的風險,政府能夠利用這種保險的機制減低災後處理的成本,並在短時間內調動大量資金救災。
香港打工仔總是希望8號風球,可以放假,因為「天災」這個概念離我們很遠,但氣候暖化慢慢地將這個概念推進了我們的生活。你認為香港真的可以對天災免疫嗎?
參考資料: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15). Hong Kong In A Warming World. Retrieved 13 Sep, 2017 from
World Bank. (2014). Facilitating Catastrophe Risk Transfer. Retrieved 13 Sep, 2017 from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