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7
年紀大,機器幫你唔好壞?
你能想像自己的老年生活是怎麼樣嗎?終可以放下工作,遊山玩水,四處吃喝?抱歉要打斷一下各位對將來的幻想,事實是香港有三分一長者行動不便、一成半有視力問題、七成半有各種不同的慢性疾病。俗語話「年紀大機器壞」,但「機器」又是否可以幫助老人家呢?
談到老人科技,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想起日本的先進機械人,在長者家中擔當護理員角色。其實科技不需要複雜或離地,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科技都可以大大改善長者生活。例如運動員使用的防撞衣物交給長者穿著,可以減少長者跌倒受傷的機會。老人家恢復能力較弱,跌倒會傷及他們的盆骨或膝蓋,甚至導致他們長期行動不便。香港曾有研發中心發明創新防撞布料,由於其立體結構中很多是空氣,故比一段防護墊更薄更輕和更透氣,同時維持優秀吸收衝擊力的性能。不過這種布料比較常用於馬術、電單車等保護衣物,而鮮有用於老人家衣服。
另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是自動清潔布料,只需把衣物置於光線下,便可透過布料上的納米成份進行自動清潔。這種布料當初是設計來製作長者家中的窗廉和床單,省卻他們清潔的功夫。可是這布料卻較少用於長者身上,反而獲得酒店青睞,用以製作員工工作服。以上兩個例子正正反映出即使科技已經存在,我們卻不能好好運用於長者身上。筆者曾訪問不少持份者及用家,發現不論對長者或是其護理員而言,科技被視為奢侈品,只是長者醫療行業的一個附加產品,香港普遍忽視科技對長者的重要性。
這觀察亦同樣反映在政府的架構和施政上。政府對長者醫療和福利費盡苦心,多個政策局及部門皆參與改善長者福祉。可惜,卻沒有專責機構推動把科技應用於老人家身上。相比之下,日本則有醫療研究開發機構直接推動長者科技。
即使近年獲好評的醫療劵和服務劵同樣沒有以科技為考量。長者醫療券只可用於看醫生,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劵只購買社區照顧服務,但兩者都不可單獨用於購買醫療設備或產品。事實上,市面上不少科技產品都可幫助長者遠離疾病,如果長者可以用津貼購買這些產品,其實更有效維持長者的健康。
其實在日本、德國等其他經濟體,老人科技產品可算相當常用。香港面對急劇人口老化,是時候認真面對應用老人科技的困難。團結香港基金上周發表了全港首份《樂齡科技概況報告》,除列舉了眾多具潛力的老人科技產品,亦指出老人科技生態的24個落差。以上指出社會缺少對科技重要性的意識只是其中之一。想了解更多有用的產品,或更多導致老人科技無法落地的原因,可參考報告。
【你點睇?】以伊衝突升級,北韓派兵增援俄羅斯,你會否擔心世界發生大規模戰爭?►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