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
生活素材學科學 引發小學生好奇心
小學常識科少有實驗課,也鮮有小學會有實驗室。基督教神召會梁省德小學自行設計實驗室及英文教材,把常識科中的科學單元拆解成獨立的實驗課,讓學生每堂學一個簡單實驗,並透過觀察、問問題、假設等步驟,發現科學背後原理,同時學習基本科學詞彙。
關老師與學生玩槓桿實驗。
現時該校已有16套自製教材,其中小一至小五的實驗教材由關展圖老師按校本常識科課程框架、參考澳洲科學實驗課程,再加入生活經驗設計。課程著重同學要觀察、問問題、假設、做實驗、看結果,以建立創意思維。
進實驗室學觀察
好玩的不倒翁,空的可樂樽注一點水,放在桌上它便自然打斜站立,以明白重心能令物件穩定不倒。
小五這堂是學習「光」,同學用電筒射向鏡子及用錫紙包住的卡紙,以觀察光線在平滑和粗糙平面上反射出外時的分別。學生發現前者光線會以直線反射出外,後者的光則會被打散。關Sir同時預備了一盤石頭,讓學生把波子打在地上及石頭上,推敲兩者向門反彈的情形,再請學生出來玩,聯想波子彈出軌道與光的特性。「設計光的實驗時要讓學生體會它的穿透性、直線和曲線、能反射和折射等特質。平時孩子搭巴士時較少觀察到何解下層的司機會望到自己?那是他利用了潛望鏡方法;釣魚時我們明明看到魚就浮在水面,一網便可得手,但卻捉不到,何解?這些生活中常見現象,也是最簡單的科學,故直接放在教材上考學生。」
老師動手製教材
小學生拿電筒射向錫紙,觀察光線路徑。
關Sir謂平時上課只有半小時,同時要教實驗、完成工作紙,時間很趕,但小息時卻可以更投入地陪伴小朋友觀察。「小息的實驗比較輕鬆,是要培養他們的好奇心。我們曾遠距離觀察一支架在兩個燒杯中間的燃點蠟燭產生的槓桿原理;曾拿可樂罐一起研究最簡單原始的不倒翁;時間許可的話,便用波子加錫紙教他們製作以前的童玩不倒翁。我自己發明了一個透明膠袋降落傘遊戲,讓小朋友縛住不同數量的萬字夾,設計不同重量的降落傘,由桌子丟下地觀察降落速度。」
建議家長上網學
用拋波在不同平面上去理解光的特性。
關Sir強調自己中學時愛上科學,也是源於好奇心,及愛拆解一些非生活類的魔法科學。「小學階段很難理解太深奧的科學道理,故大人不要太早向孩子解說,到他們有興趣想知才講,否則很容易抹殺掉好奇心。我會教家長看小朋友的興趣和能力,例如小四至小五會學習水、熱能、空氣、光等課題。當中水的滲透變化很有趣,大人可以用紙摺兩朵八角花,拋在水中,它會慢慢打開;用紙塞入杯子底部,再倒轉放入大盤水中,因空氣會阻擋水,會發現水不會沾濕紙。這些遊戲在YouTube有很多科學影片,材料也很易找到,大人也可回家與子女玩實驗。」
Source: SKY POST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