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2022
「綠在區區」偏遠變「綠在崎嶇」 三無大廈欠回收支援重災
【晴報專訊】施政報告建議在2024年或之前立法,規定大型屋邨、屋苑和最少100戶的單幢住宅,須收集可回收物交予回收商妥善處理。
但有環團質疑,當局對「三無大廈」等百戶以下的單幢樓住戶回收支援不足,部分「綠在區區」回收點位置偏遠,來回或要數十分鐘,形容對有心參與回收者可謂「綠在崎嶇」。
六旬周先生一家5口住在旺角黑布街,每周都收集家中發泡膠飯盒、清潔和個人護理用品樽、膠水樽等,交到「綠在大角咀」回收,惟步程約16分鐘,且需經過露天濕街市和狹窄街道等,炎夏或雨天尤其吃力;他亦間中步行10分鐘到MOKO使用膠樽回收機,但今年8月曾因天雨滑倒受傷,更花700元治療。
家住灣仔的陳先生每周將最少5袋玻璃樽、鋁罐、廢紙等拿去回收,但指「綠在區區」回收點不方便。(受訪者提供)
住在灣仔軒尼詩道的陳先生,每周亦將最少5袋玻璃樽、鋁罐、廢紙等拿去回收,但最近的「綠在灣仔」也要走近22分鐘,故寧可趁周末往紅磡與母親飲茶時將廢物「帶過海」交到回收點,相當不便。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張雅婷指,前年港人家居垃圾棄置量人均每日達0.91公斤,創2011年以來高位,但回收率則較前一年跌2個百分點至19%,創近10年新低。她稱政府希望今年前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減至每日0.8公斤或以下,即2011年的6成,惟前年仍為1.44公斤,相信難達標。
回收率10年低 料難達政府目標
她指,除「綠在區區」位置問題,各區流動回收點每周只有一至兩日上班時間啟用,天氣欠佳時便不運作,形容對有心參與回收的市民是「綠在崎嶇」。她以旺角南及灣仔修頓選區為例,兩區分別有11,956人及8,651人並非住大型屋邨、屋苑或多於100戶單幢樓,附近回收支援嚴重不足。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張雅婷
她續說,不少舊區單幢樓住客為基層,更需政府提供回收配套,才能減輕廢物徵費帶來的負擔,建議當局增加流動回收站開放時間,向市民指示最近回收點位置,了解單幢樓分布及回收設施的距離,提供適切回收配套和支援。
環保署︰回收流動點加設周末時段
環保署回應稱,各「回收環保站」及「回收便利點」除指定假期或日期外為全年開放,所有「便利點」亦有夜間自助回收服務,「回收流動點」也陸續加設周末運作時段,而「便利點」及「流動點」主要設在單棟樓宇及「三無大廈」林立的舊區;署方將持續檢視「綠在區區」各回收點使用情況,以及不同地點的回收需求,調整位置、數量及運作時間。另署方料今年年底前完成移除市區路邊回收桶工作,但會在個別市區邊陲而「綠在區區」服務未能覆蓋的地區,如有一定人口的寮屋區或零散住宅區等,保留少量路邊回收桶。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