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11
只有買畫的人不缺錢
最近內地和香港的股市乏力,在眾多不利的消息衝擊下,跌得快,升得慢。內地的通脹率成為資產價格頭上的一座大山,沉重地壓著大家的投資意欲。在可見的數個月內,內地的通脹率依然會在5%以上,而人民銀行的加息行動陸續有來,我們估計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息率皆有兩次調高的機會,銀根短缺的現象沒有緩解的訊號。
側聞很多企業在拿不到銀行貸款的情況下,紛紛向地下市場借貸,年利率介乎30%至50%,有的甚至超過50%,一般人很難想像以這樣的利率借入資金,商人或企業要賺取多豐厚的利潤才可以償還利息和本金,常言道利大本無歸,以這樣高利率借出資金的人,其風險也相當大。報章的消息指在東莞一帶,很多工廠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關門,老闆一走了之,工人的薪金追討無門,市面一片零落的景象。
凡事皆有例外,在內地資金緊絀的情況下,在北京舉行了數場名畫拍賣會,大部分作品都以高價成交。其中以名家齊白石的作品接連拍出的天價最為哄動,他的多幅作品分別以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人民幣成交,無論買畫的人是投機或是投資,這個稀有珍藏品的市場肯定是有價有市。這些名畫、古董收藏品的價格在數年間升幅巨大,自然引來了熱錢的追捧,大家都想在市場內尋寶。
有一位對外畫素有研究的朋友跟我說,張大千的一些作品在1995年才賣得15萬港元,現時的價格在數千萬元以上,回報非常可觀。同一位畫家的作品,每幅作品的內容和觀感都不一樣,為了方便投資者比較價格,一般皆以每幅作品的呎價來作參考,比如說齊白石有兩幅作品,一幅是大的畫作,一幅是小的,便以每呎多少錢來作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的便較小的更值錢。
我不懂這個市場,但肯定是一個泡沫。為甚麼會這樣說呢?有所謂內地的富戶特別多,特別富有,這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每個人手裏擁有的財富都不一樣,但這些錢無論多少,機會成本都是一樣的。在經濟學的考慮下,機會成本是與利率掛勾的,如果投資者不用巨額資金去買畫,這筆資金便可以賺取存款利率的回報,或作其他投資。只是名畫的價格有如火箭升空,令大家認為其回報較其他投資更吸引而已。
在高通脹的環境中,購入稀有商品的回報可能很高,但隨著資金成本不斷上漲,天價的名畫還有多少上升空間,值得大家三思。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