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2018
「佛系青年」:「無求」還是「無奈」?
最近一款名為《旅行青蛙》(旅かえる)的日本手機遊戲在日本、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內地大受年青人歡迎。遊戲的玩法簡單,玩家的主要任務是飼養一隻寵物青蛙,並為其外出旅行做準備,但是玩家不能決定青蛙甚麼時候旅行,以及去哪裏旅行。這隻寵物青蛙會在旅途中寄旅行的照片給玩家,旅行回來時也會帶禮物。可見,玩這個遊戲不需要特殊的技能,或付出太多努力。玩家之間也不存在競爭,更沒傳統遊戲「通關升級」的成功感。但正是這款似乎連目標都沒有的簡單遊戲,在近日異常火爆,並帶紅了一系列類似風格的遊戲。
「佛系青年」標籤背後的社會問題
有評論把這類遊戲的火爆聯繫有關「佛系青年」的討論,認為現時不少年青人與世無爭,「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其實,這個所謂的「佛系」和一般宗教意義的「佛」關係不大,只是借用了其中一些類似「無欲無求」和「與世無爭」的說法。
「都得,無所謂」被認為是「佛系青年」的口頭禪,但這是他們對現實生活的「無欲無求」,還是求之而不得的「無可奈何」?根據嶺南大學莫家豪教授與筆者的研究顯示(註),近年來,亞洲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高等教育系統大幅擴張,年青一代的整體教育水準上升,愈來愈多人擁有大學學歷。但是,他們在勞動力市場和向上流動方面均面臨大挑戰,例如,不少年青人擁有大學學歷,卻處於不充分就業,或不穩定的工作狀態,大學學歷的整體收入回報也有下降。根據莫教授在香港、台北以及廣州三個大城市進行的大學生調查,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畢業生向上流動較以往困難,在香港的調查中,持有該觀點的受訪者更有近8成。由此可見,這種「不爭不搶,無欲無求」也可能是時下青年對現實生活的壓力和焦慮的一種自嘲及排解。
反思青年發展機會
《旅行青蛙》這類遊戲的火爆以及「佛系青年」的出現,可以說是時下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有人批評年青人不思進取、頹廢和逃避現實。但是,如果愈來愈多年青人逐漸失去努力的方向及改變的動力,甚麼都覺得「無所謂」,我們是否要反思?如果一個社會,年青人可以通過拼搏,事業有發展的空間;靠努力工作,在未來有安居的可能;有充分的機會向上流動;「佛系青年」還會是一個熱門詞彙嗎?
註:Mok, K. H., & Jiang, J. (2017).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social mobility: East Asian experiences and sociological refl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vailable online 25 May 2017.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