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11
按穴位排「濁氣」
這個不知所謂的觀念維持了多年,直至我進修中醫營養學課程才慢慢打破。
不會打嗝的人粗略可以分為兩類,一就是你真的非常健康,體內沒丁點「濁氣」,可喜可賀!另一種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寒到連打嗝的氣力也拿不出來,我想我正屬於後者。何解?有一段時間,我的肚子常常是冷冰冰的,又會不時發出「咕咕水聲」,冬天情況更甚!中醫稱之為「濁水」,這類廢物一日不排出,輕則會造成腹瀉厚痰,重則導致皮炎濕疹!
至於為何我們體內會積存了這麽多「濁氣」呢?太深層的中醫理論我還摸不透,但我個人的情況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1. 性格:因為性子急,自然做甚麼也急,簡單如吃飯、說話、走路甚至思考等,都有一定的壓力,久而久之,形成消化不良而不自覺;
2. 食物:我喜歡的豆類、洋蔥、馬鈴薯、奶類、咖啡及辛辣等食物,原來全都屬於「多氣一族」,多吃容易引起胃氣脹!
3. 最致命還是我那從小養成的「喜冷」飲食習慣:小學時放學回家二話不說便打開冰箱喝冰水,長大後一年四季也喝凍奶茶、凍咖啡、雪糕紅豆冰等等,真箇「無凍不歡」!
凡此種種,加上工作壓力和夜食的習慣,自然雪上加霜。年輕時也不覺怎樣,人到中年,新陳代謝慢,便要連本帶利一次歸還。傷了脾胃,影響消化系統的吸收能力、臉色無華、皮膚乾燥,因為食物精華根本無法運轉,免疫力隨之下降,清早起來喉嚨總是有痰作怪!
這幾年努力尋找自救方法,最先學會的,就是按壓「足三里」、「手五里」和「手三里」這三個穴位!請你:
- 不要說難找,因為我已經找專人手繪附圖以作參考;
- 不要說難記,因為實在不一定要「對穴」,只要在同一經絡範圍按便可,即所謂「對經不對穴」;
- 不要說沒時間,因為無論何時何地,用手指就可以按;
足三里: 屬於胃經,約於外膝下三吋位置,主要調理脾胃及一切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疾病。
手五里: 屬於大腸經,約於手臂肘上三吋位置,理氣散結、舒緩心口脹滿、通經活絡。
手三里: 屬於大腸經,約於手臂肘下三吋位置,功效頗多,如鎮定神經、緩解肩背痛等,亦因為其位於大腸經,對付腹脹、肚瀉、反胃同樣有效。
初按時可能沒有任何感覺,請不要放棄,堅持再按10 -15分鐘,幾次之後你應該會開始感覺痛,不要停,再按會更加痛,同時會開始「打嗝」,因為脾經胃經逐漸給你按「醒」,重拾本來的消化功能,把體內的濁氣排出;有時因為力度過大而導致脱皮,可塗少許軟膏或按摩油於穴位上才按。手指頭按累了,還可以用一些輔助工具。
要完全消除胃氣基本上不大可能,因為我們每天活著,整個機件便在運作,生活要面對的種種,也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所以,我們倒不如把按壓穴位當作日常指定動作,就像我們按腳板一樣,但按腳板始終有客觀環境限制,上述三個穴位則在街上等人等車可以按,於銀行酒樓排隊可以按,我最喜歡在開會時按,尤其是聽到一些「廢柴」發議論時,按得特別起勁,善用時間嘛!
要強化脾胃除了按壓穴位,還要早餐多吃熱食,避免冰冷食物,因為早上溫度尚未回升,在陰氣未除的情況下,體內血管仍處於收縮的狀態,這時候再吃生冷食物只會令體內各個系統更繃緊,血流循環更差了!天氣轉涼便少穿露出肚臍眼的衣服;有空便多搓肚皮、多揉胃,日子久了,必享其利!
lolo’s choice
這是一件按摩用的輔助工具,是一位好朋友送給我的,其形狀可能有點古怪,但每一個位置都有功能,而且很貼合手型,我多以金屬雙轆部分來回推動以按壓經絡;因為是朋友送贈,不方便查問價錢,只知道她從北角一位針炙醫師那處購買。
即冲「山藥薏仁粉」,山藥即懷山,又稱淮山,有助強化脾胃功能,這是從點點綠店買的,每罐約$40多元,我會於早上空腹以熱水服用。
這是沒有加硫磺的懷山片,可以用來煲湯。
這是另一位好朋友替我在相熟的藥店配製的「懷山茨實粉」,煮飯煲粥皆可加入少許,以達藥饍效果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