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017
【手術中途離開3個鐘?】美國醫生評論:同時進行兩宗手術「是貪婪,是狂妄」
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臨牀副教授吳國際,在瑪麗醫院的換肝手術監刀途中離開三小時,到私家醫院進行已預約手術的報道,隨著調查委員會的成立而稍歇。我同意港大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上周六所言,「等待獨立調查委員會完成報告,看實質證據後再判斷最為公平」(見11月5日《明報》)。
事件曝光後的10月26日,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接受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訪問時,形容類似情況叫double-booked(暫且譯作雙重預約),才猛然想起外國類似的報道。
兩年前,同樣是10月下旬,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的Clash in the Name of Care調查專題,報道享負盛名的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簡稱MGH或Mass General)雙重預約手術的現象,把這個在部分醫院出現已久的「問題」(這裏用引號,事關美國對這個是不是問題意見分歧),帶到公眾眼前。
麻省總醫院是哈佛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其中骨科的雙重預約手術比率尤其高,為25%,高於全院平均的15%。「焦點」小組的報道指出,該院允許雙重預約,只要主刀醫生在關鍵步驟時主責施刀,並在出問題時立即回去處理或立即找到其他醫生替補,便可以在同一時間替兩名病人動手術。
這裏指的,當然是在同一間醫院內的情況。要做得到,醫生必須對兩個手術的流程都掌握得透徹,中途千萬不要出亂子,才能在處理好病人甲的關鍵步驟後,轉到病人乙的手術室去。如是者醫生在兩間手術室穿梭往還,其他步驟就由在場正接受培訓而未具專科資格的醫生或深造中的專科醫生來完成。怪不得海峽兩岸形容雙重預約手術的中文用詞那麼傳神,用上了跳台手術、接台手術、飛台手術(見這個及這個)的字眼,乍看還以為玩甚麼雜耍。
在美國,不覺得雙重預約手術是問題的人,認為這樣可以應付更多手術需求,而且合資格又年資淺的醫生,也能從實踐中學習,對培訓新一代的外科醫生至為關鍵;然而,批評者則認為,一心二用會增加不必要的手術風險,也會蠶食醫(生)患(者)之間的信任(見美國醫療政策新聞網站Kaiser Health News的報道)。
Mass General少數醫生關注雙重預約可能與一些併發症有關,包括兩宗死亡個案。其他令他們十分擔憂的情況,還包括有患者接受麻醉後,長時間留在手術台上,只為等待主刀醫生出現或從另一間手術室過來,以致不必要地延長麻醉時間;又或主刀醫生沒有出現,要由上述在場的其他醫生「主持大局」;在另一些情況下,則使手術室其他醫護人員弄不清誰會來主刀。
「焦點」小組的報道舉了一個例子,一名專長脊椎手術的骨科名醫,2012年8月同時替兩名病人施手術,兩宗手術時間重疊了7小時,單單在早上的3個小時,他已穿梭兩間手術室6趟。
其中一名病人手術後四肢癱瘓,他受訪時說,事前不知道主刀名醫原來同一時間還有另一宗手術在身,事後他(還有另外兩個病人)向主刀名醫提出訴訟。今年1月,陪審團裁定他的主診醫生的確沒有告之會在同一時間替另一名病人動手術,但他四肢癱瘓則不是因為醫生分身而造成,因此不能獲得賠償。該名醫生現已沒有在Mass General任職。
面對院內醫生對雙重預約手術的關注,還有病人興訟,麻省總醫院院長當時接受「焦點」小組訪問時稱,沒發現雙重預約手術損害病人,所以他認為病人無須擔心。
這篇調查專題起了甚麼作用?根據《波士頓環球報》今年9月的一篇跟進報道,麻省負責醫生註冊的機構去年1月初步通過新例,規定外科醫生須記錄進出手術室的時間,這項建議正在州政府審議階段。
當支持雙重預約的醫生振振有辭地講雙重預約手術有多好,上述Kaiser Health News的報道點出一個問題。兩位受訪者提到,醫生很少在自己人或親人身上如此安排,反而多發生在接受州醫療補助(Medicaid)的對象上,即低收入人士。如此雙重標準,又告訴大家那是甚麼一回事呢?
醫療新聞網站Medscape一篇由醫生同業撰寫的評論,直指雙重預約手術的本質:是貪婪――同一時期進行兩宗手術,以美國的制度而言,就是為了多勞多得;是狂妄――以為同時間可以分別為兩個病人提供最好的照顧,簡直胡扯。只要病人與醫生在一起,他們都應份得到醫生專注的照顧。
美國的情況,大致寫到這裏。至於香港以至港大醫學院及瑪麗醫院的情況,只能等候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了。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