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2012
選舉年與股市周期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雖然4年前爆發金融海嘯,不少人預期美國獨大的地位將告終,但由於轉嫁危機拖人落水,使各國均受到影響,歐洲甚至成為下一場危機的焦點,而美國的經濟儘管仍欠佳,卻給人有正在好轉的印象,又一次發揮選舉周期效應。
美國總統任期4年,從歷史來看,第三年美股通常都升市,回報率也較另外3個年為高,皆因總統部署連任或支持本黨候選人接班,大多在第三年厲行刺激經濟改善民生,也使企業盈利有較佳增長,從而帶動股市上升。
金融海嘯曾打亂市場秩序,股市在去年即奧巴馬執政第三年有下跌風險,但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保證維持超低息及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QE2),加上奧巴馬的導師巴菲特大力唱好及大量買入IBM股票托市,令到道指仍維持升市。
克林頓任由科網泡沬爆破
選舉年本應繼續托市,但過去的例子顯示,早一年的過份上升可能釀成泡沫,在大選舉便無以為繼及甚至爆破,使到股市的財富效應(wealth effect)變成負面。
股市上升令到眾多股民(包括持有股票或股票基金者)的帳面身家增加了,更樂於消費,導致經濟與股市的良性反應,故稱之為財富效應,但若操控欠佳,大選年卻可能是經濟增長放緩股市下滑的一年。
2000年,克林頓無意助戈爾當選,以便其妻子希拉莉可以在4年後競選總統,任由科網泡沬滋長及爆破,結果,小布殊幸運地勝出。
小布殊在03和04年在聯儲局主席格蘭斯班的協助下,對經濟周期計算精確,因此,儘管受困於伊拉克戰爭,還是順利連任,但伊戰令到布殊聲名狼藉,加上對金融市場過度放任,令到經濟在08大選年陷於衰退美股大跌,於是又出現改朝換代,民主黨的奧巴馬贏得大選。
奧巴馬希望打破歷史宿命
奧巴馬任內失業率高企樓市無起色,股市回升但支持民主黨的中低層民眾受惠很有限,股市的財富效應只能討好中產,因此,亦透過巴菲特宣傳要向最富有的一群抽重稅,以針對共和黨人主張減稅,希望誘使選民支持他連任。
伯南克既繼續零息政策,又有QE3備用(周一他續重申這個「基本原則),加上巴菲特的號召力,而支持民主黨的索羅斯亦可加入托市,股市可望企於相對高位。
不過,美國失業率仍高達8﹒3%,從歷史經驗來看,若失業率不回落至7%以下,沒有一個在位總統可以成功連任,奧巴馬已知到「無力達標」,但盼失業利率能回落至「7字」,希望以此「成績」打破歷史宿命。
我認為,今年奧巴馬的優勢在於對手太弱,除了羅姆尼之外,其他共和黨參選人差不多都是極右派。羅姆尼現時仍要花錢及精力應付初選,而奧巴馬與克林頓一樣,均善於籌錢及利用「中間人賣廣告」進行軟宣傳,因此,若經濟持續改善股市表現良佳,奧巴馬仍可被看高一線。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