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2017
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還有多遠?
大家心目中的智慧城市是甚麼模樣?最近,Google母公司Alphabet與多倫多政府合作開發一個「建立於網路之上」的高科技都會區,這個社區將融入各項嶄新的技術,由模塊化房屋,到聯網無人駕駛技術,以至由多個傳感器組成,並具監察街道垃圾量、噪音和污染水平等功能的行人通道,希望透過科技運用,解決社區環境、公共衛生和交通等問題。
開放數據表現香港落後星日韓
科技創新已經漸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政府在今年6月發表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建議在6大範疇實踐智慧城市概念,包括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和智慧經濟,預計會在明年公布智慧城市計劃的藍圖。
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表示,政府將撥出7億元推展3個智慧城市項目,包括革新電子政府系統的開發技術及設立大數據分析平台。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早前公布2016至2017年度的全球開放數據指數,評核各地政府在開放數據方面的綜合表現,香港位列第24位,大幅落後於鄰近的台灣(1位)、日本(16位)和新加坡(18位)。
大數據應用不應再紙上談兵
雖然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早在2011年便推出了「資料一線通」網站公開政府數據,但有不少人批評這些數據「質差、量少、過時」,網站往往只提供基本資料,部分數據的格式亦不方便進一步進行處理及分析,多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仍然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大數據不單單是指大量資訊,還包括資料多元和能夠快速處理分析。除了設立平台公開相關資料外,大數據更有價值的一面是將數據進行分析加工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這就需要政府、民間團體和企業的配合,甚至相互合作,開發更多不同種類的高可用性數據應用和服務,從而有效提升政府決策效率和改善民生問題。
在疏導交通方面,大數據技術可說是大派用場。南韓在2008年投入400億美元打造人造島嶼松島,它道路上設置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感應器,若偵測到路面交通出現異常堵塞的情況,便會透過應用程式向公眾發布實時交通狀況。松島更計劃推展另一個創新項目,適時將城中的汽車位置信息傳送至城市交通控制樞紐中心,監測交通黑點和進行自動化信號調整,協助疏導路面車輛,緩解交通擠塞。
民生應用便利多
大數據的另一個重要應用方向是促進環境管理。阿里巴巴利用雲端技術和大數據,收集各類型資料,包括衛星圖像、氣溫、氣壓、水質等環境數據,推出智能環境監測產品,其實時監測環境狀態的應用程式「蔚藍地圖」涵蓋中國190個城市以及3000家企業的污染數據,便利公眾和相關部門及時掌握污染源訊息的同時,亦有助督促政府跟進處理。
面對人口老化和公營醫療系統瀕臨「爆煲」的問題,政府可考慮利用更多智能科技提升醫療系統的效率。新加坡近年推出「遠程醫療」試驗計劃,讓病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得到醫療服務,病人還可通過平板電腦進行復康訓練,傳感器和攝像機會將患者的動作數據遠程傳輸予醫生。這項措施除了能便利患者及其家屬,同時亦能紓緩醫院病床不敷應用的緊張情況。
私隱隱憂成雙刃劍
我明白新技術的應用或會存在一定爭議,所以有人認為,大數據如雙刃劍般,一方面能提高政府效率,改善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卻容易帶來個人私隱和網絡安全等方面,政府須平衡使用大數據及保障個人私隱,在推行大數據應用前先做好防範措施,提升網絡安全水平,防止個人私隱外洩或收集的數據在未授權的情況下遭他人盜取和使用。同時,政府應加強教育市民,尊重和保障個人及他人私隱,讓大眾對大數據有基本認識和了解其潛在效益。
香港具備發展和應用大數據的條件,包括先進的通訊及資訊科技基建設備,以及優秀的創新科技專才。政府應好好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資訊共享雲端平台,進一步加強政府施政和管理的透明度,讓公眾有更多機會參與和表達意見,完善公共政策的指定、執行和監督過程,確保政府能切實回應市民的所想所需。希望政府能夠早日制訂具體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實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的發展。
#小標題為編輯所擬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