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10
本土意識的神魔混雜
近數十年流行一個名詞,叫「本土意識」,說的人多,卻很少有真正深入探討這名詞的真正意義為何。表面上看,所謂「本土意識」,是指一個地方,強調地方特色及那個地方的獨特主體意識,以發揚本土文化為宗旨。可是因本土意識而驅使的本土化運動,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發展期間,通常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層面的意涵,且不斷變化,影響層面擴及文化、政治、社會、教育等多方面。
又因為「本土意識」是一個動態概念,不是靜止不變,不可以死板地用一個定義把它箍死,因而涉及「本土意識」的討論,容易引起混淆,爭議必多,特別是當「本土意識」牽扯到政治主張或文化論述,更是神魔混雜,各人因立場不同而針鋒相對。
通常每個地方都有其母體,講「本土意識」難免牽涉到這地方與母體的政治關係和文化傳承。究竟「本土運動」在政治上要脫離母體而獨立,抑或歸附母體?在文化上要發揚其獨特性抑或擺脫母體文化?是神是魔,不同立場其觀點可以南轅北轍,也是爭論的關鍵。
以台灣為例,台灣的「本土意識」在日治時期是為了對抗日本文化,保留漢文化﹔但今日的「本土意識」若一切以台灣當地文化為主,不是與中華文化相輔相承,各放異采,走向「去中國化」之路,而在政治上,更完全割斷與中國的關係,那當然是有「台獨」傾向,在主張中國統一人士眼中,這種「本土意識」就是大逆不道。
至於香港問題,其本土身份有點尷尬,未成為殖民地前其母體是清政府,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港英為了方便管治,引入現代化管理和具一定水平的司法、行政和立法體系,以及加快城市建設。另一方面,港英的教育政策,盡量淡化中國與香港的關係,以解決管治矛盾。歷史科教學鮮有提及清朝後的中國近代史,在不知道何謂鴉片戰爭和不平等條約等情況下,香港人連香港怎樣被英國搶佔也懵然不知,如何有反抗殖民地的意識 ?
香港人過去在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生活,一向有身份認同問題,特別是二次大戰後出生的香港人,既抽離於中國現實,又抽離於香港的具體歷史背景,忘卻中國的根,由此而產生的「本土意識」,根本模糊不清,那種所謂「獅子山下」精神,不過是靠個人努力,安守本份而生活下去的文化而已。
香港自回歸以來,港人的身份認同又再成焦點,「本土意識」再度抬頭,再看特區政府面對種種窘境,其實是殖民地時代遺留的孽。特區官員只懂得一套良好的行政技巧,不懂管理哲學,而香港人呢,一向有「僕人」心態而無「主人」意識,而所謂「一國兩制」,在某程度上仍想港人當家作主,卻反而令港人方寸大亂,讓「本土意識」的魔性發作,神性隱退,「港獨」之說又蠢蠢欲動了。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