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8
無藥自療‧新醫學發展方向
香港人壓力大是眾所周知的事,信諾香港在2至3月進行調查,發現整體港人健康指標連續下跌4年。在23個受訪國家地區中,香港的健康及保健指標排尾二;同時有92%港人感到有壓力,高踞全球首5名。另外,從近期《大銀》主總編陳曉蕾的面書得知香港人的精神病亦非常嚴重,據說100人中有14個已患上此病。最近接踵而來的青少年犯案更令人心寒,其中一宗最驚人的是,患上嚴重濕疹多年的大學生因屢醫無效,竟遷怒父母而做出謀殺報復、自殺的行為,使社會各界和醫療界再次敲起警號。
究竟為何一個微不足道的「濕疹」小病,可令到一個大好青年那麼沮喪?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不但社會繁榮、醫藥發達,醫療系統內的醫護人員勤奮上進更是有目共睹。政府多年來努力投放大量資源去建設新醫院、增添新儀器、大量培訓各種學系醫護人員,也是人所共知和認同的。
那麼為何一個小病也治不好呢?
千百年來,古今中外,都認為健康的大敵就是疾病。疾病剝奪了人們的幸福生活,使大多數人不能頣享天年,所以人類一直都在探索和尋求戰勝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在古代,不論是東方傳統醫學還是古希臘醫學,都十分注重人與自然、軀體與精神的密切關係。古醫學的主導思想主張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臨床上體現出重整體,主張治病與治心相結合的思想,提出了「病由心生」、「心病需用心藥醫」的觀點,這種樸素的心身觀是古代聖賢直覺思維的產物,同時又經歷了數千年實踐的驗證,並逐漸形成了古醫學自身的理課體系。可惜這種古老樸素的醫學思想如心身觀、人與宇宙整體觀,既不能被實驗室證實,又不能給醫療行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打入另冊,封上玄虛和迷信的封條,並視為禁區、邪說,使人產生誤解而卻步。
中華醫學最早的經典《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便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精闢論述,把精神與體內正氣同疾病的關係闡述得清清楚楚。
對於藥物治病的諸多弊端,古代先哲聖賢更有超前的先知,如禪宗師祖菩提達摩,早在千年前便明確指出:「治病勿言藥物,因藥有真偽,藥性又有反畏,疾病縱然袪除,而餘毒尚存,間乘寒暑變化或飲食原因,又生他病,因此,煉功修道者要忌藥石,而貴於導引(現代人稱為氣功)。」一針見血地指出用藥物治病的後患,同時也揭示了藥物雖能解決眼前疾病,但由於本身的副作用,終究不能給人真正健康的真知灼見。
現代醫學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臨床大量使用藥物對抗慢性疾病並無確切療效,只能暫時緩解局部症狀,且有嚴重副作用。這種鮮明的對照,讓人們更加警惕,自尋出路、調整身心、自我康復。不過,一些急性病來自人體外部,病因單一,來勢凶猛,急性發作,如病菌病毒急性感染、意外的外傷、食物中毒,這類疾病對症治療療效確切,可以通過現代醫療手段,針藥、手術或理化手段,有效地治愈疾病,還人健康,這是現代醫學對人類健康事業的重大貢獻。可是,人們在沾沾自喜於實驗室發現的各種疫苗、菌苗及各種抗生素,以對抗許多傳染病、急性病變的藥物和手段,企圖去戰勝由七情(喜、怒、思、悲、憂、驚、恐)干擾所導致的和各種慢性病,在臨床上表現為見病不見人,只重視軀體治療,不重視精神治療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思想,病人必須終身服藥,而且病情愈治愈重。大量的慢性病源於人體內與人類七情有緊密的關係,病因複雜,病程漫長。現代醫學指導思想下,患者縱然有緩解症狀,減輕一時痛苦的作用,但藥物的副作用卻對身體造成更大後患,理應找尋方法,盡量減免藥物。所以對付慢性疾病,應通過調整患者情緒,主體應為氣功修煉,再加上適量體育鍛鍊手段,來調整人體的陰儀場(五臟和經絡),激發與生俱來的免疫力,自愈力和再生力,來自我康復。皆因氣功修煉可達至「五臓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實,六腑瀉而不藏,實而不滿。」《素問.五臟別論》
筆者從2001年開始致力教導和實踐康復各種慢性病和頑疾的「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念力醫學氣功無藥療法,在停止一切用藥和現代醫療手段的前提下,使大批患上情緒病、抑鬱症、腸胃病、濕疹、風濕病、脊柱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胃炎、失眠、紅班性狼瘡、各種眼疾、耳聾或奇難頑疾的人恢復健康。
在眾多患上慢性病的學員中,其中患上濕疹者,學習煉功三、兩天已有明顯改善,更為不少學員增添信心。學員Lisa是嚴重濕疹患者,據說她從3歲起已患上濕疹,用盡多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多年來唯有依賴類固醇維持較平滑的皮膚,卻令她變得肥腫難分,內心十分壓抑和痛苦。病發時若不塗藥就全身皮膚紅腫、痕癢刺痛,甚至流出黃色的膿水和血水,十分恐怖,情緒亦因此經常不穩。Lisa說:「學習『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幾個月後就徹底自愈了我的濕疹,皮膚變得光滑白晢,無需再服類固醇藥,使我認識原來『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氣功和宗教無關。幸好有父親帶領,我才有機會來學習,(父母)一家人得益匪淺,有幸在當年9月婚禮之前已完全康復,婚嫁當日,成為自己二十多年來最漂亮的。」Lisa的濕疹已經有三年亦未有復發。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