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17
民間資金的去向
不能否認的是,金管局在今次時間上的掌握已有所進步:一方面,有大型新股IPO招股活動凍資效應的協助,另外又有來自美國的政策取向變得明顯,市場鐘擺效應啟動,導致拆息市場對增發票據的反應,較之於以往能夠維持。
銀行界指出,從3個月期外滙基金票據的平均投標息率看,已經一次比一次高,似乎市場對再進一步增發票據預期增加後,開始初見成效。
買樓已非升與不升的問題
樓價水平實在太不合理,但很多準買家目前所抱的是遺憾效應,樓價長遠一定爆升的想法,其實是從來沒有想過當中所牽涉的槓桿風險、及往來十幾廿年的供款履行能力。老實說,現在買樓,已並非是一個升與不升的問題,而是值與不值,頂唔頂到、頂唔頂得住的問題。無疑,香港地有錢人多的是,父蔭相助,根本上就是一個透支活動,除非是100%付款,否則的話並不代表付款能力是可以履行。
金管局可以管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從而影響利率。可是,富,藏富於民,本港的財富及剩餘資金,仍然是會製造一股強而有力的購買力。有別於增發票據,吸走結餘,或者,當局亦有需要推出更多穩定及高回報產品,將民間資金外流。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