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17

傳媒,是有種責任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壹週刊》宣佈賣盤,很多人都感到可惜,因為易手後意味著一個時代結束。我不是他們忠實讀者,但他們在時事社會專題上的敢言作風,相比起本地其他媒體,的確有種感染力,當然,他們也有存在水份的失實報導。媒體質素的好與壞,讀者會自行判斷而作出取向,但不能否認,傳媒是有影響力,你以為微不足道的一句話一個字,都足以影響讀者,影響整個社會文化。例如一些隱世特色小店,得到媒體報導後,讀者獲得資訊同時,甚至可以令小店扭轉經營困境。透過文字來展示社會美好與醜陋,是傳媒應有責任,但可悲是,有責任的傳媒人,已經買少見少。

作為時裝媒體,甚麼值得給讀者看,甚麼時裝設計值得宣揚,都是傳媒責任。

  英國時裝設計師Hussein Chalayan近年事業不太如意,有關他的報導更少之又少,我因為他的際遇有感而發,早前撰寫了一篇有關他的短文,刊登後引起不少迴響,甚至有讀者表示因而走上網店搜尋其服飾產品。其實我純粹只想反映一些不應該被遺忘的時裝設計,但原來簡單一個訊息,就可以喚起讀者共鳴,縱使那讀者的舉動是微不足道,但已經意義重大。作為傳媒人,有一份責任,甚麼值得去報導,甚麼不值得大肆宣揚,要靠自行判斷和過濾。很多人對Louis Vuitton和Supreme的聯乘系列嗤之以鼻,若非媒體在大肆吹捧,日以繼夜報導開賣時的瘋狂搶購和炒賣情況,消費者和炒家們又怎會如此瘋癲。當媒體都落入大商家預設圈套,其實已正中下懷,成為蠶食年輕人思想的幫兇。

如果沒有傳媒落力推銷,這班Blogger都不會名成利就,Blogger及KOL現象亦不會這麼沸騰。今日年輕一代被灌輸的觀念,歸根究底,其實媒體不就是罪魁禍首嗎?

  早前有朋友替某時裝品牌工作,他私下跟我說,發現該公司的一些年輕員工,都深信做時裝這行業就要穿得像時裝人,甚至認為打扮得愈突出,就是最有實力。雖然一直以來都觀察到這現象在時裝行業愈趨嚴重,但由朋友親口證實,就更無話可說。事出必有因,這好幾年來,各大品牌客戶對一眾Blogger和KOL的擁護,還有各大媒體不遺餘力吹捧,其實已經發放了一個訊息給年輕人,引導他們只要仿傚這些人,便有機會名成利就,事業一帆風順。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下,也難怪在這行業,「時尚」已被標籤成「達人」的身份驗證,而眾所周知,連卡佛、JOYCE和I.T等公司更奉行這不成文規條,都以外型打扮為優先聘用及晉升準則。再說,時下有某些時裝品牌在一遍爭議聲之下也能夠被吹捧成人氣品牌,都是因為媒體在推波助瀾。雖然業內有人預測,KOL文化快將式微,但我相信只要一日傳媒都在報導,KOL現象仍會繼續漫延開去;潮流品牌亦如是,死了一個還有千千萬萬,只要媒體齊心合力,要捧紅一個品牌是易如反掌,要毀掉一個品牌也是輕而易舉。

 

  當一眾國際頂尖設計師都走出來批評時裝業界制度崩壞,品牌製造出來的炒賣風氣,KOL和街拍現象引起爭議等等,事實擺在眼前,社會文化和時裝業已走向非理性和極端主義。創造和破壞其實只是一線之差,我們所做的事,就有這樣的社會,一切都是自食其果,與人無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