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2017

哲學與生活無關?其實哲學就像愛情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前兩星期我介紹了德國出版的一套三本公民思辨讀本其中的1和2,即〈人權與民主篇〉、〈政治篇〉,這星期繼續介紹第三本,就是〈哲學篇〉。

 

  也許你聽到哲學就頭痛,因為許多人說哲學很難懂,又說哲學要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讀哲學會腦筋打結……而且,哲學似乎不像人權與民主,不像政治,跟我們好像沒有甚麼直接關係。

 

  但許多考試不會考、生活中也不一定要解決的問題,卻常會在你頭腦裏出現,。比如:「那麼多人去教堂,上帝真的存在嗎?」「神明真的有在保佑我嗎?」「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我就不能做壞事嗎?」「爸媽都不會約束我,我想做甚麼就做甚麼;但我的人生真的百分之百自由嗎?」「為甚麼長大後一定要工作?工作只是為了賺錢嗎?」「為甚麼班上有些同學的想法跟我不一樣?我們的成長環境相同,為甚麼價值觀差那麼多?」「說謊就是壞孩子嗎?我們可不可以為了某些理由說謊呢?」「對某些東西特別著迷就是欲望嗎?意志力克制得了欲望嗎?」「欲望驅使我們實現夢想,為甚麼還說不要有太多欲望呢?」「為甚麼要有國家?國家到底是在保護人民,還是限制人民?」

 

  這些就都是哲學問題,每個人的腦海裏都會出現。你好奇,你懷疑,你思考,藉由每個思考你將得到一些新的知識。而這本德國的通俗哲學讀物,就涵蓋了你腦海中想不透的問題。

 

  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3「哲學篇」的中文書名是:《「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Nachgefragt: Philosophie),仍然是前兩本的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一個長期為青少年讀者群寫稿的作家。她先以調皮的方式介紹哲學所關注的一些基本問題,再從古希臘的自然哲學講到哲學的演變。

 

  你曾經戀愛過嗎?如果有過的話,那麼你就會了解這樣的感覺:當你的心裏只想著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你會有種暈頭轉向的感覺。哲學思考的感覺就像這樣,它就像你在自己的腦袋裏乘坐過山車。

 

  哲學,Philosophie這個詞彙源自希臘文,它的意思是「愛智慧」。2700多年前古希臘人是最早為哲學命名的人。哲學如同愛情,當我們全心全意地投入時,會感到暈頭轉向,它就像個漩渦,會把我們帶往更深的地方。陷入情網的人,也會不斷地想要得到更多:起先或許只是渴望能夠望上一眼,接著就會渴望更靠近對方,和對方拖下手仔,多了解對方一點;最後更會渴望找個地方共組家庭,一起過甜蜜的生活。

 

  人們也會利用哲學,在這個世界上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處。不過,為了達到這一點,人們必須先了解,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因此,那些投入哲學思考的人便會問:這個世界是甚麼?它是由甚麼所組成?接著,他們會問:人是甚麼?我是誰?為何我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腦子裏出現的哲學問題還有許多。

 

  比如我們會想:我所見到聽到察覺到和思考中的那些事物,是否的確是真實的,還是說,我的感官反映給我的,其實都只是些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正如我在湖面上見到的天空,只是天空倒影?再上望,這片天空是甚麼?它從哪裏開始、在哪裏結束?在天空的後面又是甚麼?為何存在著善與惡?我是從哪裏得知,甚麼是善、甚麼是惡?在我出生之前我在哪裏?為何我一定會死?死後隨之而來的是甚麼?如果到時甚麼都沒有,這個甚麼都沒有又是甚麼?最後這個問題也經常令人感到害怕。害怕失戀的人,請勿墜入情網。不過在哲學裏,每個人倒是都可以自行決定,自己何時要步下思考的過山車。

 

  哪一種方式的學習效果比較好:老師用一些教材去填鴨學生,還是由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試著去找出正確答案呢?

 

  借助提問去學習,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採取的方法。蘇格拉底生於西元前470年,卒於西元前399年。他有時會以一連串沒完沒了的問題,質問他的雅典同胞。舉例來說,如果有人說了勇敢、虔誠或美德之類的詞彙,他就會問他們這些詞彙到底是甚麼意思。對方作出一個解釋,他就會跟著提出一個新的問題。無論他是在廣場,還是在街頭,無論他談話的對象是受過教育的人,還是沒受過教育的人,蘇格拉底都會用連串問題「招待」對方。蘇格拉底的目的並不在於強詞奪理或傳授技藝,而是要激勵交談者獨立思考。

 

  德國教育公民思辨課的「哲學篇」,寫的不是哲學史,而是針對青少年提出基本哲學問題,也就是「思考」這回事,以及「如何認識自己」這個命題。

 

  全書從生命關注開始,之後進入哲學史概覽,從古典到現在,囊括整個歐陸哲學發展的大脈絡,收尾的一個問題是:在現代科技不斷進步之下,人又該如何認識自己。作者不單介紹哲學家,也善於組織哲學家的理論思維,以簡化的方式重新提問,隨手撿拾這些哲學思想在生活中的運用。書中舉的例子和假設的情境貼近青少年生活,並且兼顧某些哲學思維在歷史上的前後關聯。

 

  書中的內容幾乎涵蓋了你腦海裏那些想不透的問題:關於生命欲望,神的存在、人的信仰,社會到底要怎樣才算公平,網路時代和過去產生的斷裂,還有,人為甚麼會害怕死亡……

 

  全書共11個主題、84個子題,涵蓋超過50位重要哲學家的思想。

 

  閱讀哲學書好比爬山。當你進入思考時,必須耗費腦力和專注力。而哲學書有趣的地方是每個論點你都可以提出質疑和反駁,例如本書中有關說謊者,我們會問:「難道會說謊的人時刻都在說謊嗎?」你也可以和家人朋友針對某個段落共同討論,例如「人可以全憑經驗做判斷嗎?」

 

  這是一本西方哲學「微百科」,內容循序漸進,化繁於簡:它為你開啟了哲學的門縫,讀者可以在一兩頁的篇幅中,清楚了解到某位哲學家思想的特別之處。

 

  書中的某些論點,如果你覺得重要,就要靠自己做延伸閱讀,逐步推開哲學思考的大門。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3-「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

由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