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012
國家身份的認同在於羞恥心
這星期選出的金句是德國十九世紀哲學家叔本華的話,他說:
「最廉價的驕傲就是民族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這樣一個事實:這個人缺乏個人的、他能夠引以為豪的素質。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至於抓住那些他和數百萬人共有的東西為榮了。」
兩百多年前,叔本華(An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對民族自豪感提出批判。
接下去他還說:「擁有突出個人素質的人會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點,因為這些缺點就在自己眼前,但每一個可憐巴巴的笨蛋,在世上沒有一樣自己能為之感到驕傲的東西,他就只能出此最後一招:為自己所屬的民族驕傲了。他充滿感激之情,準備不惜以『牙齒和指甲』去捍衛自己民族所有的一切缺點和愚蠢。在每一個國家,人們的狹窄、反常和卑劣都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國民性。」
作家魯迅、柏楊,都以畢生精力,揭示中國民族的醜陋與奴性。波蘭思想家米奇尼克,在1968年8月21日,波蘭跟隨蘇聯軍隊入侵捷克的那一天,宣佈是他成為波蘭民族主義者的紀念日,因為這一天他以做一個波蘭人為恥。他說:「為波蘭的罪過感到羞恥的人,就是波蘭人。」中國年輕學者王怡對此作回應說:「一個人的民族國家身份,取決於這個人是否為國家的罪行感到羞愧。……分擔羞恥比分擔榮譽更讓一個人牢牢記住自己的群體身份,尤其是在一個極權主義國家…」。因此王怡說,「我羞故我在」,當為國家感到羞恥的時候,他就不能不認同這個國家了。
國民身份認同,若建立在無視國家民族的缺點的民族自豪感上,那就成為叔本華說的「可憐巴巴的笨蛋」。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