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2017

Less is More 的領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讀設計時,從書本中認識了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一位現代建築巨人,Bauhaus的其中一位重要人物。非從事設計的讀者們,未必認識這位建築師,但一定聽過他的名句──Less is More。當年二十出頭的我,其實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反正是大師說的,就盲目跟隨,以為簡約主義就是有型。這膚淺的詮釋,是我對「Less is More」第一個認知。

 

  畢業後,工作了一兩年,參與過一些簡約主義的室內設計,意識到簡約設計背後的工序和材料各方面都複雜很多。例如設計師要一扇無框的門,其實裝修師傅要在整幅牆下工夫,工序和金錢都以倍數增加。那是我人生中對「Less is More」的第二次膚淺詮釋,認為簡約主義背後的設計功夫多了就是「More」 的意思。

 

  至於第三次認真地問自己甚麼是「Less is More」,已是13年後的今天。突然之間, 對於這句子的感覺都湧出來。記得一位客人,他沒有任何多餘的物件,他說他不懂得簡約主義設計,卻懂得簡約主義的生活。當人懂得斷捨離,過著簡單的生活,自然腦袋和心靈都可以騰出多一些空間來接受多些新事物與知識,心胸也自然地廣闊了。這個例子說明簡約主義在於意,不在於型。幾年前開始研究日本傳統設計的簡約主義。日本人崇尚的是自然美,不造作不浮誇,誠實及真實地呈現物料自然的一面。哪怕木材是有天然的瑕疵,我們也欣賞她,因為她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在這個例子裏,「Less」是代表真實和誠實,不掩飾。

 

  重讀Mies van der Rohe 的作品集,看到他的名作Barcelona Pavilion(1929年建成)。沒有一點多餘的配搭,人們專心地留意綠色的大理石和噴水池上的雕塑,結構簡潔,線條鮮明。觀眾很容易專注空間與人的溝通,沒有任何雜念。從古到今,主流宗教都教導人禪修或齋戒排走雜念。大概空間的簡約主義也是禪修的一種,讓人在寧靜的空間裏被包圍,認真地感受大自然和人的關係。所謂「捨得」,先要「捨」才有「得」。捨的是多餘東西,得到的不是實質的物件和財富,而是心靈的得著。

 

  原來當人生經歷豐富了,旅行去多了,書讀多了,設計做多了,我對「Less is More」的理解原來已經自然地、不經不覺地印在我的心裏。我不知道這是否Mies van der Rohe的原意,但至少是我這13年來,自己用真心尋找和領悟。回望過去自己對「Less is More」的膚淺理解,自己也覺得可笑。不過,黃偉文為陳奕迅寫的《苦瓜》是很好的解釋──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