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1/2019
【沒有smartphone的人】用不著就不買!一個與消費主義對抗的綠色戰士
「沒有需要就不用買」的觀念,是來自家庭的身教。「我家住得比較高,通風不錯,所以房間裏就沒有安裝冷氣。」麥皓然說。
麥皓然本人又是怎樣看自己的消費生活?「可不可以說是『適可而止』……小時候,爸爸常常告訴我,購物有三個層次,就是『必要』、『需要』和『想要』。他更會以此為理由不買玩具給我……」還未說完,他忍不住笑了出聲,「不知道爸爸是否故意這樣說來推搪我,但他的確令我在購物前有了同樣考量。」
所以不只是手提電話,麥皓然也有接收親戚的二手衫褲。「就算是舊衣,只要洗得乾淨、保存得好,一樣見得人。」他家裏還置了一部衣車,是媽媽的公司說不要,所以拿了回家,正好用來修改衣服。
Read More:【台灣減塑教主】半年只棄一樽垃圾?今日起挑戰「不逞強」減廢生活
麥皓然很少添置衣物,穿在身上的,不是中學時買大(至少)一個碼的衣服,便是親戚的二手衫,或不同活動的T恤。
別以為麥皓然常常接收別人不要的東西,家裏就會儲了很多雜物。他可是在家裏張貼了一張「家居五常法竅門」,提醒自己要保持家居整潔。
選擇過得如此簡約節儉,是愛還是責任?麥皓然說,其實這一切行動都是啟發自一部鯊魚記錄片。「那時我始知道,吃魚翅是一件很不環保又殘酷的事。我嘗試留意更多綠色資訊,才發現原來吃牛、羊會助長全球暖化,便決定一步步戒掉吃肉的習慣。現在我是一個素食者。」
飲食習慣的轉變,更驅使麥皓然想到,他本來就不是經常消費的人。「當時我剛畢業出來工作,賺的錢多了,消費自然也多了;但我也認真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麼多?」最後他決心向前走多一步,向不必要的消費說不。「至於我的錢,有一部分都用來支持自己認同的團體,包括本地農夫、環保產品等。」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