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4/04/2025

推動自資院校擴容提質,避免淪「野雞大學」

  • 李慕飛

    李慕飛

    李慕飛,資深政策研究及傳媒工作者,曾近距離觀察政府施政,用心研究政策得與失。

    但凡香港事,無論是與非,事事關心。

    港是港非

    本欄每周一更新

  立法會本周開始辯論《財政預算案》,社會普遍關注2元乘車優惠及2500元學生津貼的問題,但社會已充分討論,筆者反而有興趣討論一下社會較少討論的話題——「留學香港」品牌。《預算案》提出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及提供免息貸款,推動自資院校擴容提質。「留學香港」的概念已經提出一段時間,是香港新興的發展產業,過去焦點都是五間世界百大大學,今次政府想將「留學香港」推廣至自資院校,即香港的私立大專,但政府僅以批地及貸款的方式,就認為可以將目前較為冷門的私立大專推上成為國際留學的焦點,哪有這麼容易?

 

  留學品牌以英美澳加最受國際歡迎及認可。回想80、90年代,香港有不少學生到美國留學,當時美國有眾多一流大學,但亦有不少水平偏低的院校,甚至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證書」的學店,通常被戲稱為「野雞大學」。香港有數以十計的自資院校,開辦的課程都得到學術評審,具備貨真價實的學術水平,絕非「野雞大學」可比,但香港的處境卻極為艱難,因為學位多而學生少,已有院校由於收生不足而結束營運,所以協助它們開拓生源,是當務之急。

 

香港自資院校的課程都得到學術評審,具備貨真價實的學術水平。(Shutterstock)

 

  另一方面,香港以單一城市打造出五間世界百強大學,早已形成一個優質品牌,但五間大學學位始終有限,即使擴大境外學生收生比率,亦無助提升教育產業的容量,要打造類似英美澳加等留學品牌,目前產業的深度及闊度都遠遠不夠,是以扶植自資院校發展,是必然的趨勢。香港有多間老牌院校,亦有不少新興學院,基本上有可塑性極高的硬件,但無奈生源不足,所以政府已計劃放寬部分院校的境外收生比率,同時批地予院校興建宿舍,同時提供免息貸款協助開辦課程。

 

  筆者支持政府的措施,但擔心未足以吸引境外學生來港,因為自資院校並無國際百強光環加持,對國內潛在的學生來說,香港院校與內地大專院校分別不大,何必花大量金錢來港留學?所以,政府應協助自資院校發展具備香港優勢的課程,例如國際化、能夠與國際接軌的學科,或內地選擇較少的學科,提供足夠誘因以吸引內地學生來港。

 

政府若容許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工作,能增加課程的吸引力。(Shutterstock)

 

  此外,自資院校開辦不少副學士課程,亦可以嘗試爭取國內學生。目前就讀學士課程的內地學生,畢業後可申請留港工作,這是吸引內地或東南亞學生來港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為了推廣香港副學位士課程,建議政府容許合資格的副學士畢業生能夠申請留港工作,這亦配合香港勞工市場的需求。香港到2028年會欠缺18萬名勞工,當中欠缺技術人員更為嚴重,政府正研究引入技工專才,專才居港7年就可成為香港永久居民,這反映出香港極需要有關的技術人員,所以政府不妨協助院校開設更多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程度的技術性學科,並讓境外畢業生可以留港工作,相信能吸引不少學生願意來港就讀。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