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12
先天不足 將勤補拙
上周本欄提及遊覽土耳其「白色梯田」棉花堡遇雨,景點的軟件配套、服務態度參差,令整個行程「美中不足」略存遺憾。不過,土耳其的歷史文化、建築、自然風光等方面豐富的旅遊資源,彌補了管理略差的缺陷,遊客總體評語為:七天三千公里,乘車「走馬觀花」,一路風塵僕僕,仍曰不虛此行。
由感而發,聯想起上海的旅遊業。旅遊業的發展,自然要依靠旅遊資源。縱觀目前全球旅遊熱門目的地,無非具兩大類「賣點」。第一類是旅遊資源豐富,不愁沒有遊客;另一類是缺乏充足的旅遊資源,但能通過妥善的包裝以及良好的服務業配套吸引遊客。第一類的例子恰便是土耳其、新疆、印度等等,而另一類的典型例子就是香港、新加坡和杜拜。
上海無疑被歸屬於後者。自然風光欠奉,文化歷史、城區建築也不多,值得一提的惟有浦江西側二十世紀初屬Art Deco風格的建築群以及浦東的陸家嘴金融區。不過需要提醒的是,Art Deco的建築在國內或還算稀罕,但是對於見慣古典建築的歐美遊客而論,則屬小巫見大巫,乏善足陳矣。加上全國「都市化」後,各個城市一模一樣,缺乏特色吸引遊客觀光遊覽。
官方數據顯示:2011年上海共接待國內遊客2.3億人次、境外遊客817萬人次;同年北京共接待國內旅游者1.28億人次,境外遊客520.4萬人次。 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歸納出两個特點:一、京滬絕對不乏遊人。二、境外遊客和國內遊客比例懸殊。
根據「境外與境內遊客比例懸殊」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認定京滬作為特大城巿,仍卻缺乏特色,無法吸引外國人將京滬作為旅遊的目的地。因為,向來以吸引外國人見稱的北京同年接待的境外遊客也不過520萬。
對「京滬絕對不乏遊人」的理性分析是,「接待國內遊客數量」其實包含了很多到訪、途經,但是並非旅遊的「過路客」。上海是「長三角」的經濟龍頭,商務訪客數量眾多,而且數字重複計算,以億計的遊客數量也就變得相對合理了。
若某地旅遊資源豐富,仍可實行粗放式的旅遊管理,就好像「富二代」仍有家産供其揮霍;但若本身已經缺乏自然資源的優勢,發展旅遊業就必須在服務業配套方面多下功夫,將勤補拙了。
服務態度和水平是衡量服務業發展的核心指標,說穿了就是要挖空心思「討好」遊客。以國內的標準而言,上海絕大部份服務業的水平、從業員服務態度應屬中上,但是對比國際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信到過香港、新加坡的遊客都會承認,當地服務業無論從規劃、用戶友善(User Friendly)、從業員的態度等方面仍遠勝上海。就像在飛航中同樣使用「空客型」或者「波音型」的飛機,但是相信所有遊客都能身歷其境地體驗到國內和境外航空公司服務方面的差別。
意識到上海並非「絕對不缺少遊客」後,上海就切忌再有「酒香不怕巷深」的優越感了,反倒是要著力提升本身旅遊服務業的水平,著手「後天努力」為遊客帶來另類的吸引力。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