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15
先經濟後政治?
後政改時代開展,社會各方痛定思痛,一致同意要為中央和特區建立互信,嚷著嚷著,卻沒有人真正願意探討如何建立互信。看來,我們還是放不下口號政治。要建立互信,不是空談溝通,單說交流;要建立互信,雙方要有共同語言,相近課題,廣義目標。要建立互信,便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思考如何走出第一步。
若說後政改我們不談政治,只說民生,那麼從中央與特區同樣關心的課題中,沒有那一項比「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更重要、更具挑戰性和吸引力。你會問,「一帶一路」和「亞投行」與我何干?答案是,不但這兩課題能為香港拓展新一頁的經濟發展,更是我們「出口」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獨有的核心價值之重要機會。在這方面,香港就「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最少有四大貢獻和互惠的重點。
第一、特區在「一國兩制」下是中國土壤上唯一備受國際公認和尊重奉行法治的司法和仲裁中心。這是對國際投資者和經濟活動的一種最佳法律保障。除了排解紛爭外,我們也有足夠能力提供各類專業意見,穩定國際商業社會對「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之法律信心,成為整體戰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環。
第二、特區的商業管理文化完全符合國際水平。無論在董事局管理經驗,會計核實標準,以致一般商業運作文化,皆比內地優勝;加上很快我們的《競爭法》便會全面實施,這對保障一個平等而有競爭性的營商環境和提升投資誘因必然有莫大幫助,亦絕對可以為周邊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國家提供典範作用。
第三、我們今天仍是在國家領域中最具融資能力和擁有全面配套的地方。融資對「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跨國大型集資活動當然可能需由國家統領,但在落實個別項目,特別是關乎融資的細節問題上,特區應該爭取成為國家首選之配合伙伴。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第四、香港是東南亞首席交通、物流、特別是航空的樞紐。第三條跑道的建立將更有利於保持我們在這方面之領導地位。適切地迎合「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之發展,將會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之頻密經濟活動,更可進一步奠定我們在「一國兩制」下無可取代和改變的重要地位。
這是一個互惠雙贏、難得一見的機遇。假若我們能好好掌握這嶄新的形勢,我們可以幫助國家走出亞洲之餘,也可以把我們的核心價值輸入內地,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影響者,從而拉近中港距離,建立互信,更可以為下一輪政改締造較好條件。就算你質疑這對爭取民主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最壞」的結果,也只會是進一步推動香港本土經濟,改善民生。那就算不一定能幫助政改,又何樂而不為?
(編按:因作者外遊,本專欄將於9月10日再和各位讀者見面)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