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2018
2個中學生1個抑鬱 過來人靠打拳游泳走出低谷
【晴報專訊】新學年今日開學,學生的情緒問題備受各界關注。一項調查發現,平均每2個中學生便有1個受抑鬱困擾,推算全港有超過1.3萬名學生具有中度至嚴重的自殺念頭,比例創歷年新高。有過來人表示,曾因「力求完美」致患上躁鬱症,每周至少進出醫院一次,隨着治療及學會訂立目標後,才逐漸康復。
調查又發現,整體受訪學生的希望感平均僅有42分,較組織去年為在職人士統計出的46.4分更低。(iStock)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去年10月至今年6月期間,以問卷訪問全港21間中學,共7,500名中學生,了解他們的精神健康。結果發現,51.5%受訪學生均出現輕度或以上的抑鬱徵狀,即平均每2個中學生便有1個受抑鬱困擾;多達5.3%受訪者出現中度至嚴重的自殺念頭,推算出全港或有逾1.3萬名學生有自殺念頭,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新高;當中壓力來源主要來自學業及前途問題。
壓力大源於學業前途
過來人陳小姐(化名)指,躁鬱症會導致患者「做咩都提唔起心機」,建議患者發掘以往從未試過的活動,為自己帶來新希望。
下學年將升讀大專、現年18歲的陳小姐(化名),原本在著名的Band 1英文中學就讀,成績中上,但天生追求完美的性格,令她經常連夜溫習至凌晨3、4時,翌日6時半再起床上學;終在長期睡眠不足,加上極大壓力下,約年半前確診患上躁鬱症,經常出現頭暈、驚恐、呼吸困難等情況,甚至產生自殺念頭,最嚴重時每星期均需召一次救護車入院治理。她接受治療後,加上漸漸發掘新興趣,接觸打拳及游泳等項目,為自己建立目標,終找回「繼續生存的動力」。
多親子溝通有助防範
馮澤棠
服務處青少年精神健康綜合服務計劃主任馮澤棠指,調查結果同時反映受訪學生與家長相處的時間愈長,出現抑鬱徵狀的情況愈輕,建議家長多花時間與子女溝通,並透過訂立目標,支持他們建立多方面興趣,從中增加希望感及意志力,預防學童受抑鬱困擾。
教師也有壓力 半數購物紓緩
學生有壓力,教師亦然!教協聯同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於今年4至5月,以網上問卷訪問逾1,800名中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發現有逾8成教師感到頗大或極大工作壓力,近3成人曾出現中度嚴重或嚴重抑鬱徵狀,包括情緒低落等,更有教師曾出現自殘念頭。
教協指,教師的壓力來源主要是教學工作、行政工作及處理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等,近6成教師會與朋友傾訴,5成則會透過購物,另有7%會用飲酒方式紓緩。教協建議當局為教師提供情緒支援服務,並增加班師比例、加強對有特殊教育人手等處理方法,學校則應加設行政主任及專職人員,處理非教學類型工作。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內地男星王星被誘騙至泰國後失聯,最終獲救回國,事件會否影響你到泰國旅遊的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