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6/2017
威士忌與秘密警察
在不同國家要喝不同的酒。在日本喝清酒,在俄羅斯喝伏特加,到了蘇格蘭就要喝威士忌了。
近年威士忌潮非常火熱,其實過去百多年來,由於各種原因,出現過好幾次威士忌熱潮。在19世紀,法國因為蟲害導致葡萄嚴重失收,影響了用葡萄發酵蒸餾而成、同樣是高度數烈酒的干邑白蘭地的產量,因此當時很多人轉飲威士忌,以致對威士忌的需求激增。於是蘇格蘭開了許多酒廠,其中在南部的小鎮坎貝爾,當時就有21間酒廠,被譽為「威士忌之城」。不過酒廠雖多,但水準卻參差不齊,所以當熱潮稍微冷卻之後,很多酒廠便因為品質太差而要倒閉。到今天,在坎貝爾只剩下三間酒廠。
提到蘇格蘭的酒廠,不能不提一個小島——艾拉島。它是蘇格蘭威士忌五大產區之一,也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其遊記《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中寫到的地方。這個小島人口不足3,000人,卻有八間酒廠正在營運,還有兩間正在建造。小島上的人都是靠威士忌而生活,其中一個在酒廠負責帶遊客參觀的女導遊說,她的父母以前也在其他酒廠工作,他們全家都和酒廠有關。不過愈來愈多的年輕一代從小在蘇格蘭的大城市,如格拉斯哥等地方讀書,他們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很少人願意再回流到艾拉島。所以,在艾拉島的遊客不斷增加的同時,本地的人口卻愈來愈少。
從艾拉島搭渡輪,不用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另一個小島朱拉島。雖然島上只有一間酒廠,但對於許多文青來說,朱拉島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地方,因為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就是在此度過晚年,他的名著《1984》也是在這個小島上完成。可以想像,奧威爾當年一定是喝著威士忌,吹著海風,進入大洋國的幻想,構思出真理部和秘密警察,寫成了《1984》。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