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斷食可以養肝

斷食可以養肝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香港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過於「豐富」,容易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其後可能再發展成肝炎,甚至肝癌!近日有研究發現,5:2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有助改善肝臟健康。

 

  該項研究由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及德國蒂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ubingen)進行。研究人員透過對已患有肝炎的老鼠,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5:2 IF實驗,發現老鼠的肝功能有所改善,肝脂肪及纖維化都減少了,讓牠們日後患上肝臟嚴重疾病,例如肝癌的機會也較小。

 

  根據中大醫院網頁資料顯示,NAFLD是一種與一些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等,都有密切關係的慢性肝臟疾病。NAFLD的特徵與酒精性脂肪肝非常相似,但很少喝酒或不飲酒的人也會患上。在香港,華裔成年人NAFLD的患病率逾27%,每年發病率則逾3%。目前,肥胖和二型糖尿病人有年輕化趨勢,防治NAFLD更值得關注。

 

斷食調節身體

 

  間歇性斷食(IF) 是一種交替進食和斷食的飲食模式,而5:2 IF是在一星期中,選定兩天進行禁食。「禁食日」每天只可吃500-600 卡路里,其餘5天則可正常飲食。該項研究發現,老鼠肝細胞內有兩種蛋白質  : PPAR-α 和 PCK1,似乎有助於IF的保護作用。這與另一項於今年3 月發表的研究指出,IF對一個人的整體健康有巨大而正面影響的結論,互相脗合。

 

斷食可以養肝

 

  美國腫瘤學家孔特雷拉斯(Dr Francisco Contreras)表示,IF已被證實可減少患癌的機會,也可降低病人接受治療後復發的風險。治療期間進行斷食,有助紓緩化療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和細胞毒性,並顯著改善生活質素。

 

  美國腸胃學專家沃克(Dr Caroline Walker)指出,斷食會讓身體消耗體內儲存的脂肪(即三酸甘油酯)所產生的酮,這些酮不僅是人體燃料,也有調節蛋白質和分子的作用,醫學界遂認為,IF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和可塑性、組織重塑、減少胰島素暴露及阻抗、改善血脂、血壓,甚至哮喘的症狀。

 

  IF有不少模式,除5:2輕斷食之外,有「16/8」,即每天斷食16小時,進食時限為8小時;如此類推,還有「18/6」、「14/10」,以及較極端的「20/4」、「23/1」和 隔日斷食法等。

 

斷食不宜逾 1天

 

  雖然醫學界認為,斷食或少食有許多益處,包括減肥、排毒;提高免疫力,降低膽固醇,改善心臟健康等,有助預防慢性疾病,包括 2 型糖尿病、心臟病、腦退化症、腸道發炎、癌症等,但斷食時間最好不超過 24 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IF並不是每個人的最佳飲食模式,有時反而會對有個別健康狀況的人士產生危險的後果,例如1 型糖尿病、有飲食失調,以及懷孕或母乳餵哺者等,都不適合進行IF。

 

斷食可以養肝

 

  每項科研實驗因資源所限,得出的結果總難以全面。要維持肝臟健康,就要保持適中的體重和腰圍,均衡飲食,多進行體能活動;避免煙酒,常保血糖、血脂、血壓不「三高」,只要實踐到這些健康常識,還用依賴幾隻小老鼠花時間證明,哪個飲食模式有益肝臟,保我健康 ?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