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Omicron一年後的世界

Omicron一年後的世界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2022 年 11 月 25 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一份報告:「One year since the emergence of COVID-19 virus variant Omicron」,中文翻譯成《COVID-19變種病毒 Omicron 獻世一年後的世界》。

 

報告節錄

 

  2021 年 11 月 26 日,世衛組織宣布世界正面臨一種令人擔憂的新變種:Omicron,該病毒將改變 COVID-19 大流行的傳播軌跡。

 

  自首個COVID-19病例出現的 2 年多時間,大流行仍然使全球處於危急情況。過去一年,各國政府都面對著防疫政策的不確定性,此時大流行病例似乎正在過渡,但新變種病毒在未來激增的風險仍然存在。

 

(圖源:unsplash)

 

  為協助全球儘快結束COVID-19 大流行的困境,世衛組織於 2022 年更新了 COVID-19全球防護、準備和應對計劃,並概述在兩個戰略目標内。首先,通過保護個人安全,尤其是有患嚴重疾病或職業接觸病毒風險的弱勢群體,減少病毒傳播。其次,從預防、診斷和治療著手,減少死亡、疾病和長新冠後遺症的影響,務求盡最大力量挽救更多生命和經濟生計。

 

  世衛組織根據先前發布的技術指南製作了六份新的防疫建議,概述了如何制定有效的防疫政策,讓世界各國和地方參考:

 

1.    COVID-19 有效檢測和測試管理

2.    COVID-19 臨床診治管理

3.    COVID-19 疫苗接種目標

4.    衛生保健機構針對 COVID-19 的感染預防和防控措施

5.    與社區保持良好溝通以建立互信的風險管理

6.    統籌各國在COVID-19流行病資訊管理

 

  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為未來的流行病,提供靈活應對的基礎,鞏固有關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並加強全球衛生應急準備、支援和復原力。

 

Omicron效應

 

  2021年初Delta 被定為關注的變種病毒,及至年底,Omicron被確定為比 Delta 更容易傳播的COVID-19變種病毒,以少於 4 周的時間,Omicron席捲全球,取代了 Delta 成為主要變種。

 

  迄今為止,曾在公共衛生和社會措施成功遏制 COVID-19 原病毒的國家,因Omicron的出現,導致那些國家陷入了防疫的困境;而那些患有重病風險又未接種疫苗的病患者,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許多地方的住院率和死亡人數都因此而上升。

 

2020-2022 COVID-19 感染及死亡人數(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圖1顯示2020年到現在全球感染 COVID-19 概況,灰色代表感染人數,藍色代表死亡人數,Omicron 的影響顯而易見。雖然 Omicron 與 Delta 相比沒有那麼嚴重,但全世界仍有大量人死於Omicron變種。目前全球各國 COVID-19 檢測率的下降,意味著世界各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低估了真實的疫病傳播影響。

 

  直至2022 年 3 月,世衛組織估計全球近 90% 的人口通過接種疫苗或感染產生了對 COVID-19 病毒的抗體。研究顯示,雖然疫苗對感染、患病、住院和死亡的有效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卻可快速降低了 Omicron 的負面影響。

 

下一個關注變種

 

  自 Omicron 出現以來,病毒不斷進化。如今,該病毒變種有 500 多個亞系在流傳,但沒有一個被指定為新的關注變種。

 

  到目前為止,Omicron 的這些亞系有很多共同點:(1)都具有高度傳播性,(2)在上呼吸道複製;與之前令人擔憂的變種相比,這些亞系病毒引起嚴重病發的情況較低,並具有較容易令人產生抗體的免疫力。

 

  雖然目前仍很難阻止新變種的出現,世衛組織仍建議快速檢測和資訊共用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與病毒共存的考量

 

  COVID-19新冠肺炎抗疫是一場持久戰,提倡與病毒共存或動態清零的取向,是不同的抗疫考量。接近三年的新冠疫情,試從另一角度看看早已經放開、躺平、與病毒共存的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的現況。

 

下頁睇韓國、日本、新加坡疫情趨勢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