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檢測與抗疫

檢測與抗疫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新冠肺疫第五波來勢洶洶,Omicron 及隨後的Deltacron 變種病毒更令市民人人自危。港府這次好像回勇了,緊急應變,以「安心出行」作為主要追蹤程式,追查潛在受感染群組進行强檢。

 

  但第五波對人的壓逼感卻多少來自此「安心出行」追蹤程式,何解?自發現Omicron首宗個案,港府便開始大規模進行封樓、强檢、隔離等。無可厚非,市民都聽話支持這行動,收到通知,即自行往檢測,抗疫態度正確。

 

圖片來源:LeaveHomeSafe安心出行官方網站截圖

 

  但有不少人在一天内收到8個或更多的短訊要强檢,同一個人需要在一天内做多次同類的檢測,是笑話還是嚴密?因前綫工作人員只是看指示辦事,有多少通知,便須完成多少個案。據瞭解,收到多次檢測短訊的市民解釋,他早上在北角飲茶,中午到灣仔街市,之後到崇光購物,再到快餐店買外賣,晚上到屯門晚飯;如此這般,每個點都遇上潛在爆疫風險,每一次「安心出行」都留下印記,需要檢測。

 

  為何如此?為何不能一個人在同一天收到多個檢測短訊只做一次檢測?這個煩擾,不單出現在接受檢測的人身上,而是同時直接增加了前綫工作人員、檢測中心、以致隔離中心的負荷,不用説接受檢測的市民耗費多個小時輪候,更消耗掉大批醫療物資在這些重複又重複的安排上。

 

  跟之前港府慷慨派錢一樣,以官僚的思維,迷信電腦程式,失掉人性的同理心。程式編寫員不一定懂得抗疫管理,也不理解流行病追蹤的鋪排,而統籌抗疫的官員也只下命令用電腦追蹤傳播鏈,忘記了人不是機械人,日常生活有不同的點綫面,導致同一啖口水多次使用,為求同一個結果的現象。

 

下一頁:Omicron病徵、可能出現的「警告信號」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